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12年高寒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大发生特点、成因与防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对高寒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大发生的诱因、特点、成因与防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作者
漆文选
机构地区
甘肃省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88-89,96,共3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高寒山区
马铃薯晚疫病
大发生特点成因
防治
分类号
S435.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漆文选.
高寒山区马铃薯晚疫病症状识别与防治技术[J]
.中国蔬菜,2008(3):60-61.
被引量:11
2
漆文选.
高寒二阴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影响因子与防治[J]
.中国蔬菜,2011(19):29-31.
被引量:5
3
漆文选.
定西地区南部二阴区马铃薯晚疫病暴发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J]
.中国马铃薯,2002,16(1):47-48.
被引量:4
4
陈素华,潘进军,王志春.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6):48-51.
被引量:17
5
姚玉璧,张存杰,万信,骆得功,张秀云,石界,常进惠.
黄土高原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以甘肃定西市为例[J]
.植物保护,2008,34(4):90-92.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孙忠科,牛畅,杨淑慎.
马铃薯晚疫病研究[J]
.生命科学研究,2006,10(S1):71-75.
被引量:22
2
郭军,屈冬玉,王晓武,金黎平,谢开云.
马铃薯晚疫病菌分子遗传及与寄主互作研究[J]
.植物保护,2005,31(2):9-13.
被引量:1
3
朱杰华,杨志辉,桂秀梅,马利松,刘颖超.
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萌发的初步研究[J]
.菌物学报,2005,24(2):297-303.
被引量:8
4
陈素华,潘进军,王志春.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6):48-51.
被引量:17
5
林传光 黄河 王高才等.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动态观察及防治试验[J].植物病理学报,1995,1(1):31-44.
6
林传光 黄河 王道本 等.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形成的观察[J].植物病理学报,1997,3(1):19-29.
7
尤莉,沈建国,裴浩.
内蒙古近50年气候变化及未来10~20年趋势展望[J]
.内蒙古气象,2002(4):14-18.
被引量:54
共引文献
41
1
丁海滨,卢扬,邓禄军.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5):76-81.
被引量:39
2
姚玉璧,张存杰,万信,骆得功,张秀云,石界,常进惠.
黄土高原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以甘肃定西市为例[J]
.植物保护,2008,34(4):90-92.
被引量:18
3
彭九慧,郭丽霞,马秀玲,杨庆红,毛佩柱.
河北省承德市马铃薯晚疫病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J]
.干旱气象,2009,27(1):57-60.
被引量:11
4
姚玉璧,万信,张存杰,张秀云,石界.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气象条件等级预报[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3):445-448.
被引量:21
5
姚玉璧,张存杰,万信,张秀云,石界.
气候变化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73-178.
被引量:19
6
姚晓红,许彦平,姚新琪.
气候变暖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15-11317.
被引量:5
7
廖国江,陈卫民,杨莉,王华,马徳成,管辉.
向日葵白锈病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0(10):66-68.
被引量:4
8
王淑兰.
马铃薯晚疫病气象等级预报方法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2010(11):28-30.
9
陈卫民,廖国江,陈庆宽,张映合,管辉,马德成,郭庆元.
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向日葵黑茎病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J]
.植物检疫,2011,25(1):16-21.
被引量:4
10
耿秀华,王连喜,张学艺,李剑萍,李琪.
西吉气候变化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2):4-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张文解,王成刚.马铃薯病虫害诊断与防治[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Niederhauser JS. The blight, the blighter, and the bligh- ted [ J]. Transaction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 ence, 1956,19:55-63.
3
漆文选.
高寒二阴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影响因子与防治[J]
.中国蔬菜,2011(19):29-31.
被引量:5
4
徐福祥.
高寒阴湿区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与防控[J]
.中国蔬菜,2013(1):32-33.
被引量:4
5
张大为,惠娜娜,王立,李继平,朱小琼,国立耘.
甘肃省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组成及其对甲霜灵的抗药性[J]
.西北农业学报,2014,23(6):184-188.
被引量:15
6
漆文选.
高寒山区马铃薯创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中国蔬菜,2014(11):91-93.
被引量:9
7
仲彩萍,杜立和,漆文选,王亚瀑,孙新荣.
高寒山区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实践与应用[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2):45-47.
被引量:10
8
仲彩萍,孙新荣.
化解半干旱区马铃薯栽培中存在的五大问题[J]
.长江蔬菜,2015,0(5):3-5.
被引量:2
9
郭瑞,漆文选,杜立和,王生荣.
甘肃省渭源县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学研究[J]
.中国马铃薯,2014,28(2):100-10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仲彩萍,漆文选,孙新荣.
马铃薯晚疫病田间症状及危害特点与防治[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11):79-8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博,马立国,张悦丽,齐军山,祁凯,李长松.
几种生物制剂对致病疫霉的毒力测定[J]
.农药,2017,56(2):138-140.
被引量:9
2
李铁锁.
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害防治重点[J]
.南方农业,2021,15(9):5-6.
被引量:3
3
莫庆忠,吕树鸣,岳永贵,罗凯,吕金丽,吴迪.
不同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J]
.耕作与栽培,2022,42(3):50-52.
被引量:3
4
王艳平,谢婉莹,陈佳,余佳丽,罗亮,李希静,张娜,冯媛媛,刘松青,李佩华,詹家绥.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措施[J]
.中国马铃薯,2023,37(2):158-166.
被引量:2
5
岳建娜.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2023(9):46-47.
被引量:2
1
张凯,许晓明,邓小芳,刘智慧.
浅谈我国森林病虫害特点成因及综合治理策略[J]
.农业与技术,2016,36(8):173-173.
被引量:9
2
陈耀文.
宁夏南部山区土壤侵蚀成因与防治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1991(1):47-49.
被引量:6
3
孙洋.
浅析达川区申家乡水稻坐蔸的成因与防治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15,35(13):118-119.
4
何振强,徐慧,徐秀云.
通辽市水土流失成因与防治对策[J]
.东北水利水电,2001,19(11):48-50.
被引量:4
5
马静,李敏清.
茶毛虫在福鼎爆发成因与防治对策[J]
.茶叶,1996,22(2):30-31.
被引量:2
6
贺德全,王秋林,伍先喜.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成因与防治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9):17-18.
被引量:5
7
戴亨仁,林益增,肖志正.
红壤丘陵果园间作花生麻壳果的成因与防治研究[J]
.江西园艺,2002(2):21-24.
8
覃炯光.
水稻稻曲病的成因与防治[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4):114-114.
被引量:5
9
王桂生.
桃树流胶病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3):34-34.
10
张丽红,陈秋香,孙宜根,张青科.
玉米粗缩病成因与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09(11):33-34.
被引量:4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