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安阳市玉米褐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3年安阳市玉米褐斑病发生严重,本文阐述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分析了该病害在安阳市重发的原因,并提出了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技术策略。
作者
路志芳
王燕峰
路志强
机构地区
河南省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安阳市植保植检站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上海蔬菜》
2015年第1期67-68,共2页
Shanghai Vegetables
关键词
玉米褐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绍伟,李绍生,赵国建,李文仓,刘素玲.
2006年豫东地区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中国种业,2007(7):46-47.
被引量:10
2
孙炳剑 雷小天 袁虹霞等.玉米褐斑病暴发流行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河南农业科学,2010,14(5):29-31,67.
3
张海剑,侯廷荣,吴明泉,石洁,张老章.
玉米褐斑病药剂防治效果评价[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5):29-3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沈光斌.
玉米褐斑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191-191.
被引量:10
2
孙炳剑,雷小天,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玉米褐斑病暴发流行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11):61-62.
被引量:21
3
郝伟.
玉米褐斑病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08(4):113-113.
被引量:7
4
李广领,吴艳兵,王建华,陈锡岭,梁军凤.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J]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2):280-282.
被引量:8
5
毛朝军.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及预防[J]
.河南农业,2002(7):18-18.
被引量:9
6
李石初.
玉米褐斑病调查研究初报[J]
.作物杂志,2003(2):45-4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1
1
李俊虎,姜兴印,王燕,戈大庆,聂乐兴,吴淑华.
戊唑醇不同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褐斑病空间分布及产量影响[J]
.农药,2010,49(7):533-535.
被引量:8
2
吴淑华,刘红,姜兴印,聂乐兴,李俊虎,王燕.
温度及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2):169-174.
被引量:5
3
李俊虎,庞效花,金岩,姜兴印,戈大庆,王燕.
代森锰锌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褐斑病空间分布及产量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2):172-178.
被引量:3
4
贺字典,余金咏,于泉林,杜金友,林小虎.
玉米褐斑病流行规律及GEM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J]
.玉米科学,2011,19(3):131-134.
被引量:4
5
李俊虎,姜兴印,戈大庆,王燕,段强,王冲,鲍静.
三种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的毒力及田间控制作用[J]
.农药学学报,2011,13(3):253-260.
被引量:1
6
纪莉景,王连生,栗秋生,孔令晓,李杏爽.
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条件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34(3):24-27.
被引量:2
7
段显德,王晓梅,马腾达,杨信东.
玉米褐斑病空间分布型研究[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8(4):290-291.
被引量:2
8
殷金岩,刘晓娇,王玲玲,罗旭荣,许建新,黎修东,徐建峰.
4种杀菌剂组合对鸟巢蕨等花卉褐斑病的防治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6):10617-10619.
9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王亚娇,李聪聪,孔令晓.
玉米褐斑病适宜侵染时期研究[J]
.玉米科学,2016,24(5):171-174.
10
温国昌,刘庆芳,李保军,贾建彬,张兰松.
氮钾肥对玉米褐斑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8,22(4):47-50.
被引量:2
1
陈大洲.
浅谈早籼稻品质改良的主攻重点及技术策略[J]
.江西农业科技,2000(4):1-3.
被引量:3
2
伏军.
水稻常规新品种选育发展的技术策略[J]
.作物研究,1989,3(3):45-48.
3
沈光斌.
玉米褐斑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191-191.
被引量:10
4
徐家宽,蒋国民,潘国璋,高海霞,谢文龙,宣建平.
“武运粳7号”高产栽培技术策略[J]
.上海农业科技,2000(1):18-20.
5
邵善英.
辽西温室黄瓜无公害防治技术[J]
.蔬菜,2015(4):70-71.
6
张求东.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J]
.农家顾问,2008(3):34-35.
7
李劲松.
山区推广优质油菜的技术策略[J]
.农业科技通讯,1997(2):12-12.
8
张教海,唐仕芳.
浅析新形势下移栽地膜棉的发展策略[J]
.江西棉花,1999,21(5):6-9.
9
卢乔云,黄宜祥,兰发盛,张彪,李德宾.
四川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杂交种的性状表现及最适品种选择[J]
.西南农业学报,1991,4(1):36-39.
被引量:4
10
邓华凤,向晓诚,张武汉,李和平,田应佳,舒服,何强.
长江中游双季超级杂交早稻研究进展[J]
.杂交水稻,2009(1):1-4.
被引量:15
上海蔬菜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