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根深与叶茂--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与鲁迅的《伤逝》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亦舒的创作量大,作品又引人阅读,深受都市女性的喜爱,这大概是她作品总被人认为是“通俗流行”小说的原因。在她的诸多作品中,我认为《我的前半生》是非常特别的一部。
作者
潘燊
机构地区
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3-56,共4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伤逝》
亦舒
鲁迅
都市女性
作品
小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史玉丰.
《伤逝》的多重主题[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75-78.
被引量:3
2
《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起居习惯及饮食嗜好等》,《欣慰的纪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
皮细兰.
论《伤逝》的手记体形式[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8):83-85.
被引量:4
4
赵稀方.
言情的特定时空——香港言情小说论[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1):6-10.
被引量:4
5
亦舒:《生命》,《豆芽集》,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7页.
6
亦舒:《人性》,《豆芽集》,第40页.
7
亦舒:《钱》,《豆芽集》,第224页.
8
亦舒:《新意》,《豆芽集》第2集,第215页.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周作人.鲁迅作品里的小说人物[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日)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3
宋剑华,邹婧婧.
《伤逝》:鲁迅对思想启蒙的困惑与反省[J]
.河北学刊,2010,30(4):91-96.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8
1
关士礼,魏建.
大陆地区近十年港台言情小说研究述评[J]
.华文文学,2004(4):28-33.
被引量:6
2
孔庆东.
街前街后尽琼瑶——论当代港台言情小说[J]
.学术界,2010(1):119-124.
被引量:7
3
崔湘青.
喜宝的人物形象管窥[J]
.文学界(理论版),2010(9):61-62.
被引量:2
4
孙淑红.
论《伤逝》的抒情色彩[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8):114-115.
5
孙淑红.
论《伤逝》的独特艺术魅力[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99-100.
6
褚连波.
现代小说男性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学性弱化[J]
.贵州社会科学,2015(2):39-44.
7
陶君艳.
《伤逝》的叙事模式及其意蕴[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5):134-136.
8
邓海燕.
《伤逝》与《一个诱引者的手记》的爱情书写比较[J]
.鲁迅研究月刊,2019,0(6):61-66.
同被引文献
17
1
杨广宇.
平凡的题材 深刻的意蕴——《玩偶之家》的社会批判意识[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1):102-106.
被引量:1
2
黄敏.
比较鲁迅《伤逝》与亦舒《我的前半生》女性观之异同[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3):88-91.
被引量:9
3
江凤霞.
从人际功能看《玩偶之家》的人物性格与人物之间的关系[J]
.林区教学,2007(7):53-54.
被引量:1
4
傅红梅.
从《伤逝》到《我的前半生》:子君的觉醒与彷徨[J]
.考试周刊,2009(32):24-25.
被引量:1
5
杨雅洁.
前生醒觉竟伤逝,今世混沌只半生——亦舒《我的前半生》与鲁迅《伤逝》的书写比较[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3(5):29-32.
被引量:1
6
乔以钢.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28-33.
被引量:65
7
林茵.
论《我的前半生》对《伤逝》的接受[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70-74.
被引量:3
8
薛颖.
女性弱势命运的百年变迁——从鲁迅《伤逝》到亦舒《我的前半生》再到电视剧《我的前半生》[J]
.中国电视,2018(5):45-49.
被引量:3
9
罗娜.
“子君”符号的命名与意义建构——从鲁迅的《伤逝》到电视剧《我的前半生》[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7):106-108.
被引量:1
10
吴泽荣.
无法突围的“城”——论《伤逝》与《我的前半生》中女性的“家”意识[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2):136-1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马宁宁.
从文学作品看中国女性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以《伤逝》和《我的前半生》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3):21-24.
被引量:1
2
唐帮琴.
浅析《玩偶之家》人物形象及看法[J]
.青年文学家,2017,0(12X):104-105.
3
刘婧怡.
子君形象的嬗变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伤逝》与《我的前半生》对比研究综述[J]
.世界文学研究,2023,11(4):308-3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婧怡.
子君形象的嬗变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伤逝》与《我的前半生》对比研究综述[J]
.世界文学研究,2023,11(4):308-312.
1
杨海亮.
老舍的幽默[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1(4):19-19.
2
宪之.
由《我的前半生》再版想到的[J]
.中华魂,2007(5):28-28.
3
杨海亮.
老舍的幽默[J]
.政府法制(法制参考),2010,0(8):37-37.
4
谢宗玉.
活着和抒写都是奇迹[J]
.年轻人(A版),2013(1):77-77.
5
杨海亮.
老舍的幽默[J]
.可乐,2010(4):37-37.
6
曰曰.
她的故事[J]
.上海采风,2009(3):58-58.
7
傅红梅.
从《伤逝》到《我的前半生》:子君的觉醒与彷徨[J]
.考试周刊,2009(32):24-25.
被引量:1
8
邬奇峥.
试析《我的前半生》的真实性[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4):95-98.
9
王方方.
性别视角下《我的前半生》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5):52-53.
10
王敏.
涓生的忏悔与子君的言说——《伤逝》与《我的前半生》比较[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12):112-115.
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