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结缔组织病的安全性。方法 :80例次接受UC-MSC静脉输注治疗的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病种、一次及多次治疗、血沉、补体进行分组,统计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对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具有独立作用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不良反应36例次,发生率为45.0%(36/80);其中发热最多,占总体不良反应的58.3%(21/36),其余分别为头痛、头昏、乏力、恶心、胸闷、潮红、口干和肌肉酸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发热占42.9%,非SLE组患者中发热占17.3%,SLE组发热概率明显高于非SLE组(χ2=6.137,P=0.013)。一次治疗组有反应的例次22例(61.1%),多次治疗组有反应的例次15例(34.1%),一次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多次治疗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15,P=0.016);不同年龄、性别、血沉下降和血沉正常、低补体和正常补体组别之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一次输注(β=1.944,OR=6.985)、SLE是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β=1.352,OR=3.863)。结论 :UC-MSC静脉输注治疗结缔组织病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SLE和一次输注是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87-1689,共3页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358)
镇江市社会发展项目(SH2013028)
2013年镇江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