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书提出义务的实践与反思——以劳动争议为视角 被引量: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司法实务中的常见案例出发,可以发现本应适用文书提出义务来解决的案件,裁判者却不恰当的运用了证明责任裁判的方式。这种并非个案的情况说明司法实务对于"文书提出义务"这一民诉法概念还处于非常陌生的境地。这种义务实际上是指持有文书且不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或第三人,因举证人将该文书作为证据方法使用,而负有将其提出于受诉法院以便法院进行证据调查的诉讼法上的义务。尽管它与证明责任概念很容易被混淆,但实际上二者在性质与后果、主体与依据、目的与效果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以解释论的视角看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包括劳动程序法)上并不缺乏文书提出义务的相关规范,但需要就这种义务的概念表达、适用范围、适用程序、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
作者 袁中华
出处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合同法上的证明责任问题研究"(14CFX034)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9

  • 1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6(1):616-648. 被引量:15
  • 2徐昕.法官为什么不相信证人? 证人在转型中国司法过程中的作用[J].中外法学,2006,18(3):337-350. 被引量:43
  • 3(法)马克·布洛赫(MarcBloch)著,张和声,程郁.为历史学辩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4郭卫原著,施霖修.民事诉讼法释义[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 5(法)雅克·盖斯旦(JacquesGhestin),(法)吉勒·古博(GillesGoubeaux)著,陈鹏等.法国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4.
  • 6(德)奥特马·尧厄尼希(OthmarJauernig)著,周翠.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3.
  • 7()米尔建·R.达马斯卡(MirjanR.Damaska)著,李学军等.漂移的证据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 8Fleming James.Burdens of ProofVirginia Law Review,1961.
  • 9(德)莱奥·罗森贝克(LeoRosenberg)著,庄敬华.证明责任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 10(德)汉斯·普维庭(H.Pruetting)著,吴越.现代证明责任问题[M]法律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16

二级引证文献1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