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杨伯峻《论语译注》献疑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在当代《论语》诠释著作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但美玉微瑕,如对"节用爱人"、"有耻且格"、"父母唯其疾之忧"、"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无適也,无莫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何有于我哉"、"譬如为山、……譬如平地"、"式负版者"、"色斯举矣"等语句的注译,即存有欠当之处。
作者
高敏
机构地区
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杨伯峻
《论语译注》
质疑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1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1页.
2
《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680页.
3
《汉语大字典》(第二卷),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4页.
4
孙爽.《孟子注疏》,见《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23页.
5
臧琳.《经义杂记》,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7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6
严灵峰.《读论语札记》,见《无求备斋论语集成》第26函,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年版,第5页.
7
李光地.《读论语札记》,见《无求备斋论语集成》第20函,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年版.
8
河北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9
惠栋.《论语古义》,见《无求备斋论语集成》第21函,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年版,第2页.
10
贾公彦.《仪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970一971页.
共引文献
94
1
卜师霞.
孔子忠恕思想的内涵[J]
.孔子研究,2007(5):4-8.
被引量:10
2
于智荣,李立.
《论语》“蓧”字解诂[J]
.孔子研究,2007(6):116-118.
被引量:3
3
陈文杰.
汉译佛典译语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3):147-152.
4
吴先伍.
“见牛未见羊也”——《孟子》中“见”的道德本性[J]
.中国哲学史,2008(2):21-26.
被引量:10
5
许建良.
儒家道德的善恶对峙性[J]
.江淮论坛,2008(3):137-144.
被引量:2
6
武道房.
思想史视野中颜回形象的变迁--以《论语》“屡空”句的阐释史为例[J]
.孔子研究,2008(3):105-115.
被引量:2
7
王红霞.
子夏思想述析[J]
.孔子研究,2008(3):116-125.
被引量:2
8
张诒三.
《论语》“片言可以折狱”考辨[J]
.孔子研究,2008(5):117-118.
被引量:1
9
朱承.
在规矩中自在——由“从心所欲,不逾距”看儒家自由观念[J]
.现代哲学,2008(6):97-101.
被引量:7
10
张杰.
释《论语》之“学”[J]
.孔子研究,2008(6):66-7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5
1
庄荣贞.
杨伯峻《孟子译注》指瑕[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6(3):55-58.
被引量:3
2
王周炎,卿雪华.
“诺”与“唯”的语用分析[J]
.思想战线,2010,36(S1):323-325.
被引量:1
3
贾齐华.
“毋吾以也”正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1):82-85.
被引量:3
4
樊彩萍.
《论语》辨惑三则[J]
.孔子研究,1999(2):118-120.
被引量:3
5
裴传永.
朱熹《论语集注》辨误[J]
.文献,1999(3):213-221.
被引量:4
6
徐燕杭,林养飞.
《论语》“何有”考[J]
.孔子研究,1998(2):118-121.
被引量:2
7
冒怀辛.
方以智死难事迹续考[J]
.江淮论坛,1981(3):87-90.
被引量:3
8
古棣,周英.
从胡适的“中国古人不讲语法”说起[J]
.管子学刊,1997(2):83-86.
被引量:1
9
张闻玉.
试论何有·何P之有[J]
.古汉语研究,1996(3):30-33.
被引量:7
10
方文一.
“孰与”句的结构和作用[J]
.古汉语研究,1995(1):34-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陶新宏.
方以智对生死的诠释向度[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29-32.
2
翟明女.
王力与杨伯峻《论语》诠释差异探析[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32(3):71-75.
3
毕桐昊.
“父母唯其疾之忧”议[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2):100-103.
4
徐中原.
《论语》“父母唯其疾之忧”正诂及相关研究之商榷[J]
.铜仁学院学报,2021,23(6):13-22.
被引量:1
5
樊宝玲.
浸润经典 传承文明——《论语》整本书阅读导读[J]
.好家长,2019,0(22):183-18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倩倩.
《论语》中“孝”英译的文化负载[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3,43(4):16-21.
1
吴根友.
读庄献疑——《齐物论》“莫若以明”新解[J]
.中国哲学史,2005(4):91-93.
被引量:4
2
周淑萍.
“美是顺乎‘天性’的发展”献疑[J]
.孔子研究,2003(4):114-119.
被引量:1
3
袁伟时,黎红雷.
“进化唯物主义”献疑[J]
.哲学研究,1986(2):45-54.
被引量:1
4
刘兴雨.
“魔镜”——读王重旭新作《读书献疑》[J]
.共产党员,2005(12):51-51.
5
田玉川.
《孟子》与百姓生活之——自省:正人先正己[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08,0(5):46-46.
6
何玉国.
“治大国若烹小鲜”献疑与三释[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63-265.
7
孙景坛.
班固董子思想献疑[J]
.岭南学刊,2002(1):70-73.
被引量:3
8
刘准,廖宇.
《老子》美学思想献疑[J]
.时代人物,2008,0(6):177-178.
9
唐根希.
有天下而不与——试论《泰伯》的开篇与结尾[J]
.孔子研究,2014(2):36-44.
10
义[J]
.少先队小干部(综合版),2014(7):90-91.
孔子研究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