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学回归与艺术新变中的美感论 被引量:3

Aesthetic Sensibili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学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在当下显现出一种向传统感性回归的趋向。在美学回归的同时,艺术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如艺术已放弃以客体为中心的经验集中形式,而是在对话艺术和关系艺术等形态中寻求艺术家与观众的新型关系。审美鉴赏也从传统的艺术品鉴赏延伸到日常经验领域,扩展到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等领域。艺术的新变与美学向感性回归的趋势,使得美感这一命题的内涵在传统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基础上体现出新的含义。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National Ar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Arnold Berleant, Sensibility and Sense. The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Human World (Exeter.. Imprint Academic, 2010).
  • 2Crispin Sartwell, Political Aesthetic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0).
  • 3Davide Panagia,The Poetics of Political Thinking (Duke UP, 2006).
  • 4The Political Life of Sensation (Duke UP, 2009).
  • 5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Aesthetica (Frankfure a, 1750)Vol. 1.
  • 6Larry Shiner, The Invention of Art.
  • 7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Judgment, 1790.
  • 8Critique of Judgment, §2, §8, §22.
  • 9The Aesthetic Field. A Phenomenoloc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Springfield, Ill.. C. C. Thomas 1970). Second edition, with a new.
  • 10Sensibility and Sense. The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Human World(Exeter, UK. Imprint Academic, 2010).

同被引文献33

  • 1蒋述卓.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展望[J].中国文学研究,2000(4):25-28. 被引量:15
  • 2彭锋.作为哲学方法论的美学[J].哲学研究,2002(3):65-71. 被引量:5
  • 3陈晓明.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J].文艺研究,2006(1):12-25. 被引量:48
  •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第4页.
  • 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 7[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123页.
  • 8蒋子龙:《森林采风录(三题)》,《天津文学》1986年第12期.
  • 9[德]海因茨·佩茨沃德:《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 10[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吴子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7页.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