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业学校德育微课实践探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从"微时代"的背景出发,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提出了"大德育"的"小课程观"设想,旨在从德育微课的特点和作用、构建和定位、平台和支撑等方面进行研究,让德育工作系统化、内涵化、创新化;此外,在实践基础上对德育微课的开展提出合理设想,让德育回归生活,贴近生活,使得学生的思想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升华。
作者
叶俊
机构地区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197-198,共2页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德育
微课程
分类号
G42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1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夏仲文.
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
被引量:168
2
王竹立.
微课:课堂还是网络?[J]
.中国教育网络,2013(10):16-18.
被引量:65
3
卞祖祥.
微型德育课,学校一道亮丽的德育风景线[J]
.教师,2011(7):29-2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31
1
张蓉.
新环境中大学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校园英语,2020(36):90-91.
2
孙红.
谈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视频运用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20(36):31-32.
被引量:1
3
薄雪萍.
微课程在成人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3):57-62.
被引量:2
4
俞建华.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比较研究——以信息传输载体与在线课程为视角[J]
.远程教育杂志,2013,31(2):73-79.
被引量:1
5
裘德海.
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
.科教导刊,2013(11):95-95.
被引量:112
6
陈利.
浅谈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203-205.
被引量:36
7
蒋佳龙.
基于微课程的在线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3(7):30-32.
被引量:17
8
李巧芳,杨文美.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12-14.
被引量:99
9
夏仲文.
“微课”更新教育理念[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1):84-87.
被引量:14
10
贺艳菊,周朝阳.
微课程: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新模式[J]
.图书馆界,2013(5):77-7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
1
赵莹,董清海.
基于“微课”发展视阈的高校德育创新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65-167.
被引量:2
2
张灵芝.
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26):70-72.
被引量:181
3
黄浏展.
基于微课的高职教学创新研究[J]
.职教通讯,2015(9):53-57.
被引量:16
4
张明塘.
基于微课的学校德育教育教学探讨[J]
.才智,2016,0(10):14-14.
被引量:2
5
吴静.
浅谈微课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3):190-19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李莉,朱慧群.
浅谈德育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81-82.
被引量:2
2
何学清.
“微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0(44):231-231.
3
田麒新.
基于微课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16):101-10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南祥.
德育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
.好家长,2019,0(24):171-171.
被引量:1
2
张丽丽.
微课程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11):136-137.
1
陈明醒.
隐性德育的现实背景及主要特征[J]
.成功,2011(18):226-226.
2
杨丽莉.
以情感教育为媒介,优化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J]
.消费导刊,2015,0(12):464-464.
3
戴璇.
基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艺术[J]
.作文成功之路,2015(12):28-28.
被引量:11
4
刁立文.
试论学校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9(4):47-49.
5
孙民,高文平.
新课改理念下学校德育工作实践探索[J]
.小学德育,2005(2):35-37.
6
叶惜华,吴晋.
德育回归生活对环境教育实效性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07(32):87-88.
被引量:2
7
马立新.
把生活还给学生,让德育回归生活[J]
.考试周刊,2013(79):177-178.
被引量:1
8
邓玉明,蒋成林,李国华.
提高“德育生活化”的有效性[J]
.青年教师,2008(3):24-26.
被引量:1
9
李国华,曹亚芳.
探寻德育“生活化”的方式与途径[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3):14-16.
被引量:7
10
符正平.
让德育回归生活[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1):25-26.
被引量:2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