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汇内涵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源于人类社会,是人类在社会劳动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生存手段;语言也是诸多社会现象的一种,必然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语言的研究离不开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也必然与社会学的研究密切相关。社会语言学旨在运用以语言学和社会学为核心的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理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深层次地探究语言形成、发展甚至是变异的社会因素。
作者
李兰兰
机构地区
黑河学院
出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5-25,124,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动物词汇
内涵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常晖.
汉英动物词语喻体、喻义的文化内涵初探[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2):102-106.
被引量:7
2
夏文静.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J]
.大家,2012(4):19-19.
被引量:1
3
王丽.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对等及翻译策略[J]
.考试周刊,2008,0(35):224-225.
被引量:5
4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
刘月琴.
从“狗”一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5(4):36-37.
被引量:7
6
夏慧.
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比较及翻译[J]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4):23-24.
被引量:7
7
夏文静.
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外避讳语研究[J]
.语文建设,2012(03X):77-78.
被引量:2
8
雪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美恭维语对比[J]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3):146-148.
被引量:1
9
印晓红.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重庆大学学报,2001,.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马慧.
英语典故成语的文化含义及翻译[J]
.社科纵横,2005,20(1):192-193.
被引量:4
2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
.中国翻译,1999(3):24-26.
被引量:194
3
陈莉莉.
英语中动物名词的转义用法及翻译[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2):74-78.
被引量:14
4
屠国元.
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妥协与补偿[J]
.中国翻译,1996(2):10-13.
被引量:76
5
马瑛杰.
动物形象的文化“烙印”──谈英汉动物语汇的文化差异[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4):49-50.
被引量:5
6
钟良弼.
从“蟋蟀”和“杜鹃”看词语的文化传统[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3(1):7-12.
被引量:46
7
陈文伯.
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J]
.外国语,1987,10(6):40-45.
被引量:39
8
胡文仲.
介绍一部以计算机语料库为基础的英语教学词典[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19(3):58-62.
被引量:19
9
周淑清.
动物词与修辞格[J]
.现代外语,1994,17(4):52-55.
被引量:8
10
廖光蓉.
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
.外国语,2000,23(5):17-26.
被引量:170
共引文献
63
1
张瑞芳.
中西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J]
.文教资料,2008(24):47-48.
2
赵爱华.
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87-88.
3
李子鹤,苏立昌.
英汉动物词喻人义位统计分析及差异成因初探[J]
.南开语言学刊,2007(2):116-123.
被引量:1
4
田仙枝,杨进学.
从英语语篇分析角度看“词汇同现”现象[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94-97.
被引量:5
5
马慧.
英汉成语翻译中形象语言的处理[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5(2):125-128.
被引量:4
6
夏弦,胡雅玲.
习语翻译中的策略[J]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28(5):104-107.
被引量:1
7
李静.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作业布置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07(9):86-87.
被引量:15
8
刘白玉.
英语禁忌语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77-78.
被引量:3
9
周昆翔.
从概念隐喻看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异同[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3):80-83.
被引量:1
10
牛成丽.
浅析德汉词义的非对应性[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46-48.
同被引文献
10
1
刘艳.
文化定势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的诠释[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89-90.
被引量:3
2
毕艳红.
从日本寒暄语中看日本人的性格特征[J]
.北方文学(下),2011(5):113-113.
被引量:1
3
姜淼芳.
中韩语言表达异同的文化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29(3):1-2.
被引量:5
4
蔡龙权.
交际能力中的语言变异规则[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6(1):98-103.
被引量:6
5
甄利辉,王勇鹏,刘筑化,姚剑鹏.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民族性格在英日德语词汇中的体现[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7,29(2):69-74.
被引量:2
6
张积家,于宙,乔艳阳.
语言影响人格:研究证据与理论解释[J]
.民族教育研究,2017,28(4):74-82.
被引量:13
7
汪洋.
从日语的特点看日本人的性格[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9,0(6):164-166.
被引量:1
8
姜波.
英语语言的民族特性[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119-121.
被引量:1
9
朴正实.
中韩语言表达异同的文化分析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72-73.
被引量:1
10
刘晓茜.
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112-1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兰兰.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缺失现象[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0):115-116.
2
吴英花.
民族性格对英日韩语词汇的影响及其社会语言学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9,40(4):186-189.
1
郑维.
汉语中有关“吃+名词”构造的认知解读[J]
.绥化学院学报,2012,32(5):139-141.
被引量:1
2
洪婷.
从“杯具”一词看网络流行语的特点[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8):227-227.
3
阳名强.
湖南新化话语音特点分析[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4):97-99.
被引量:1
4
司罗红.
毛泽东语言理论对我国语言规划的影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00-102.
被引量:1
5
姚敏.
从英语发展的角度谈语言与社会的关系[J]
.文学界(理论版),2011(3):94-94.
6
祁志强.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山西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S2):105-107.
被引量:2
7
孙淑贞.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几例[J]
.民族语文,1985(3):19-19.
8
王得杏.
社会语言学的诸领域[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17(3):9-13.
9
魏双霞.
语言与社会[J]
.甘肃社会科学,2001(5):78-79.
10
范欣欣.
试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3):60-61.
被引量: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