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国媒体对华报道态度及成因探析——以《世界报》2014年上半年经济报道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篇文章以崭新的国情为背景,以2014年上半年最新报道为素材,从经济方面入手,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且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对华报道态度的成因。经分析得出结论:经济报道仍多以负面为主,并多数聚焦在“影子银行”,“经济增长率下降”,“经济霸权主义”这三方面。负面报道的原因有三个:德国的国家利益面临挑战.德国人的文化自信面临危机和媒体文化层面的差异。
作者
景昕
机构地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1期306-307,共2页
Youth and Society
关键词
经济
德国媒体
对华报道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董湘波.
德国报刊业发展的启示[J]
.中国报业,2013(2):57-58.
被引量:1
2
贾文键.
德国《明镜》周刊(2006--2007年)中的中国形象[J]
.国际论坛,2008,10(4):62-67.
被引量:19
3
王珏.
“中国经济威胁论”及其国家形象悖论[J]
.国际观察,2007(3):53-5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于冰.
西方媒体的'脸'悄悄在改变[J]
.新闻三昧,2007(1):46-48.
被引量:1
2
孙有中.
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
.国际论坛,2002,4(3):14-21.
被引量:295
3
兑宝峰.
多肉植物宝典——明镜与明镜缀化[J]
.园林,2006(2):36-36.
被引量:1
4
黄振.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
.新闻传播,2007(4):4-7.
被引量:12
5
“明镜高悬”的由来[J]
.出版视野,2007(2):46-46.
被引量:1
6
王珏.
“中国经济威胁论”及其国家形象悖论[J]
.国际观察,2007(3):53-57.
被引量:12
7
Keith Bradsher."Like Japan in the1980’’s,China Poses Big Economic Challenge"[].The New York Times.2005
8
.Gallup Poll[]..1972
9
Richard Henning."Europe‘s monetary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Foreign Policy.1996
10
John F. Burns."Iraq’s Ho Chi Minh Trial"[].New York Times.2005
共引文献
29
1
陈博敏.
论新世纪德语旅行文学的“当代中国”书写——以别样旅行(Anders reisen)游记网站为例[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298-301.
被引量:1
2
侯继红.
“一带一路”在德国的接受和传播研究——以德国《焦点》周刊为例[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0(1):45-51.
3
贾文键.
德国《明镜》周刊(2006--2007年)中的中国形象[J]
.国际论坛,2008,10(4):62-67.
被引量:19
4
周海霞.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德媒体对话”[J]
.德国研究,2009,24(1):45-51.
被引量:4
5
詹文都,冯娟.
论提升中国对外国家亲和力[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20(4):14-17.
6
杨晨曦.
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J]
.长白学刊,2010(5):43-47.
被引量:2
7
魏艾.
浅谈新闻的涵化作用——以2009年至2010年《明镜》周刊涉华报道为例[J]
.新闻世界,2011(1):127-129.
被引量:3
8
周海霞.
国家形象跨文化建构中的利益和价值观因素——从德国的“奥运—中国”辩论看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建构[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117-120.
9
周海霞,王建斌.
经济危机时期德国媒体中的动态中国经济形象——以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和《时代》周报2009-2010年涉华报道为例[J]
.德国研究,2011,26(1):39-47.
被引量:14
10
周海林,郭朝先.
“中国发展”影响力的一种解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27-34.
被引量:1
1
王求峰.
从《中国人可以说不》谈起[J]
.教育艺术,1997,0(2):27-28.
2
龙建成,樊晓静,张雄.
利率变动、影子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J]
.金融论坛,2013,18(7):40-45.
被引量:20
3
张亦春,彭江.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
.投资研究,2014,33(5):22-33.
被引量:48
4
刘润佐,王光远,罗钢青.
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和扩张机制——从信托公司角度的考察[J]
.投资研究,2014,33(9):147-152.
被引量:4
5
余宗辉,康锐.
“影子银行”在信贷资产转让中的特征分析与法律监管研究[J]
.上海金融,2012(2):51-54.
被引量:6
6
沈悦,谢坤锋.
影子银行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
.金融论坛,2013,18(3):9-14.
被引量:38
7
王博,刘永余.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及其启示[J]
.金融论坛,2013,18(3):3-8.
被引量:16
8
刘珺,盛宏清,马岩.
企业部门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机制及社会福利损失模型分析[J]
.金融研究,2014(5):96-109.
被引量:165
9
梁琪,涂晓枫.
银行影子的发展及其运作模式探析[J]
.金融论坛,2017,22(4):3-12.
被引量:19
10
贺建清.
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改革研究[J]
.金融论坛,2013,18(3):15-21.
被引量:25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