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国时期研究型大学的兴衰——“中国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追寻”系列之一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文化轴心,是人文生态的风向标。它是极具敏感性的文化人高度密集的团队,因此它与艺术一样,可以最敏锐地感知和浓缩大量社会信息;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解读社会内在机理的一把钥匙。世界近千年的大学史业已证明,"大学"的崛起与"大国"的崛起息息相关。大学的崛起,往往预示着一个大国的崛起;而大国的崛起,又依赖于大学的崛起。方今之世,杰出大学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更有着关键意义。早在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已开始致力于世界级学府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由于政局鼎革,这一努力最后付诸东流,但仍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镜鉴,并为后来共和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现实基础。
作者 刘超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1期163-188,共26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7

  • 1梦渊.《"东南大学之父"郭秉文》,载《人物》2007年9期.
  • 2何炳棣.《何柄棣院士序》,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大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版.
  • 3刘超.《罗家伦出长清华的台前幕后——一项基本性的翻案》,载《清华史苑》第6辑,2013年8月.
  • 4宫学芳.《郭秉文创办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启示》,中华义工网,据http://www.zhyg.ore,/html/76h-13876.html.
  • 5华罗庚.《访苏三月记》,王元、杨德庄.《华罗庚的数学生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 6姚薇元.《大学研究院与学术独立》,《独立评论》,1935年第136期.
  • 7蔡元培.《在旧金山华侨欢迎会的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 8胡适.《北京大学五十周年》,国立北京大学编.《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8年印行.
  • 9"熊培云:"近百年前的乡村衰败",左岸文化网,据http://www.eduww.cam/Article/200907/24825.html.
  • 10《毕业典礼志盛》,载《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422期,1932年6月24日.

二级参考文献85

共引文献122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