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民俗与历史——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为中心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北京市民生活出色的表现者,老舍擅长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内铺展北京市民生活的人情世态,为了保持北京市民生活世界的自足性,历史事件和历史变迁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推到模糊的背景位置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老舍不可能完全回避20世纪上半叶北京经历的剧烈的历史变动,他对民俗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我的一辈子》中,老舍开始尝试将历史事件纳入到小说的叙事结构中,到了写于40年代的《四世同堂》中,历史的巨流开始冲破北京民俗文化的自足性,小说中的人物也摆脱了民俗文化标本的特征,成为了自主选择命运的主体。
作者 季剑青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52,共9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樊骏.《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 2罗宗宇,章小梅.论《骆驼祥子》对民俗的叙事建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479-482. 被引量:1
  • 3陈永志.《骆驼祥子》反映的年代新证[J].文学评论,1980(5):141-142. 被引量:8
  • 4老舍.《骆驼祥子》[A]..《老舍小说经典第三卷》[C].九洲图书出版社,1995年版..
  • 5老舍.《我这一辈子》[A]..《老舍文集》(下)255页[C].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55页.
  • 6王献忠.《老舍笔下的北京民俗》,《读书》1984年第4期.
  • 7宋伟杰.《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载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9页.
  • 8老舍.《骆驼祥子》,《老舍小说全集》第4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
  • 9吴永平.《译者附识:关于(骆驼祥子)中所表现的工人运动》,载保尔·巴迪.《小说家老舍》,吴永平编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85-288页.
  • 10樊骏.《认识老舍》,栽舒乙主编.《说不尽的老舍:中国当代老舍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