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祭孔礼仪的标准化与在地化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祭孔礼仪(旧称释奠礼)制度的形成,有赖于历史上的一些王朝和君主在整饬与统一礼仪标准方面所做的努力,其实施在古代也主要凭靠政府的支持和推动。20世纪以来,祭孔礼仪在东亚各地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态与风貌,在基本形制上主要出现了古礼和今礼两大类别。在追求政治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今天,祭孔礼仪的"在地化"势在必然,而新一轮"标准化"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的介入,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世界各国崇孔尊孔者之间的思想与文化交流,建立在他们对于释奠礼仪及其信仰表征的本真性的自觉追求之上。
作者 王霄冰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7,共7页 Folklo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九,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154页.
  •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 3孔德平、彭庆涛、孟继新.《祭孔礼乐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
  • 4[韩]林鹤璇.《宋、明代文庙佾舞动作的关系》,贾磊磊、杨朝明.《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532-539页.
  • 5李诗国.《桃园孔庙释奠仪礼之研究》,铭传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02-308页.
  • 6又载王霄冰.《南宗祭孔》,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4-75页.
  • 7《中国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3·乾隆贵州通志》,巴蜀书社,2006年,第275-276页.
  • 8清·鄂容安.《鄂尔泰年谱》,中华书局,1993年,第30页.
  • 9《宗圣会与海内商榷圣诞办法公谏》,《宗圣会志》1914年第1期.
  • 10李俊领.《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孔子的祭祀典礼》,《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4期.

二级参考文献31

  • 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103-109. 被引量:471
  • 2杨朝明.《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5(1):24-34. 被引量:16
  • 3盖金伟,孙钰华.论“释奠礼”与唐代文化权威的构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1):105-111. 被引量:5
  • 4柳诒微.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 5卫湜.礼记集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6熊禾.勿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7杨朝明.荀子注说[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 8王献.《成化年问修刊孔氏宗谱》,转引自高尚榘,赵强.《中外名人学者赞孔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46页.
  • 9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卷4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322页.
  • 10韩国成均馆大学校,东亚学术院儒教文化研究所.《儒教文化研究》第五辑,2005年.

同被引文献114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7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