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牡丹亭》与“离魂”现象的互文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牡丹亭》的"离魂"叙事是整个"离魂"互文网链的意义焦点。它与前文本的互文关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离魂模式的似是而非,为"至情"主旨服务的离魂模式,离魂模式的互文姿态,作为互文本的"牡丹亭离魂"。
作者 黄肖嘉 刘佳
出处 《晋中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 2焦循.剧说·卷二[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八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 3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 4俞平伯.《牡丹亭》赞[M]//.俞平伯全集·第4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
  • 5[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 6沈德符.顾曲杂言·填词名手[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 7潘之恒.潘之恒曲话[M].汪效倚.辑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 8王文治.梦楼诗集·卷十二[M].食旧堂刻本,乾隆六十年.
  • 9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20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