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代人文社科类课程“科学化”倾向及去“科学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于影响学生精神领域至深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而言,过分追求科学理性和效率的目标模式显得"科学化"色彩过浓,从而导致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的异化。因此,应在突显人文社科知识的内在价值、注重人文社科教学的开放性、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自组织性、强调课程评价的人文主义取向四个方面去除其"科学化"印记,真正发挥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育人作用。
作者 伍辉燕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59,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S·拉赛克 G·维迪努著.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学出版社,1996..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第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3.
  • 4胡清华.政治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探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2):15-16. 被引量:1
  • 5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李雁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
  • 6郭晓明.让知识与人的心灵展开"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4-02-21(3).
  • 7吴凌峰.语文教学开放性的体现[J].安徽教育,2012,0(6):35-35. 被引量:1
  • 8丁朝蓬,郭瑞芳.20世纪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4):11-17.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4

  • 1拉尔夫·泰勒著 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9.
  • 2周讽仪.从社会批判到后现代—季胡课程理论之研究[M].台湾: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9.58.
  •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74-484.
  • 4张华 石伟平 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38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