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报纸文艺副刊与大后方抗战诗歌--以重庆版《新华日报》《大公报》为例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20世纪诗歌发展史上,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抗战诗歌可称得上是一个诗歌的黄金段落。吕进在《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的导言中称:"从诗歌观念的更新、诗人队伍的壮大和诗歌作品的丰富来看,抗战时期的重庆诗歌早就超越了地域界限,在诗歌史上具有全国意义的内涵。"从诗歌的接受层面来说,大后方抗战诗歌是受孕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新诗在抗战文化的历史语境中从密室走向旷野、从精英走向大众的一次广泛深入的实践,而报纸因比单纯的文学刊物和书籍都要发行量大的特点,成了推动抗战诗歌走向大众的重要阵地,使抗战诗歌的读者面和影响力从文人圈子扩大到普通大众,促使诗歌大众化的实现。
作者 张立新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6,共6页
基金 重庆市人文社科基地项目“报刊媒介场中的重庆抗战诗歌研究”(编号1010020)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金科研业务费(学科团队)项目(编号2362014xk20)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吕进.《20世纪重庆新诗的发展轮廓》,吕进主编.《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 2胡风.《略观抗战以来的诗》,《抗战文艺》1939年第3卷7期.
  • 3艾青.《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中苏文化》1941年第9卷第1期.
  • 4何崇文.《作家办报刊-抗战时期新闻工作的一大特点》,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闻界》,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352-353页.
  • 5王亚平.《抒情时代叙事时代》,《时与潮文艺》1945年第5卷1期.
  • 6力扬.《今日的诗》,《读书月报》1940年第1卷11期.
  • 7吕进.《诗歌的大众与小众》,《人民日报》2009年5月21日.
  • 8刘英.《论<新华日报>副刊的特色》,《新华之光-<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术研讨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 9减克家.《诗与生活》,《新华日报》,1943年1月1日.
  • 10力扬.《谈诗底形象和语言》,《新华日报》,1940年4月24日.

共引文献1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