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事态叙事:现代汉诗的戏剧性文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与古代汉诗相比,戏剧化,更严格来说是戏剧性,是现代汉诗最突出的特征。古代汉诗是静观的、封闭性的,以意境为重;它的结构态势是不断向语言内部旋转和收缩。而现代汉诗注重事态和语言的动态以及结构的开放性,它的结构态势是不断向外拓展。
作者
杨四平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99,共10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诗
《诗格》
意象派
诗歌思想
叙述主体
废名
白体诗
白话新诗
臧克家
叙述视角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1
萨特语,转引自敬文东.《诗歌在解构的日子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2
邹进先.
从意象营造到事态叙写——论杜诗叙事的审美形态与诗学意义[J]
.文学遗产,2006(5):44-57.
被引量:14
3
冯文炳.《新诗应该是自由诗》,《谈新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第185页.
4
朱光潜.《编后记》,《文学杂志》1937年6月第2期.
5
闻一多.《<烙印>序》,见赵明顺,刘培平主编.《战士·学者·诗人-臧克家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7页.
6
Brooks Cleanth & Robert Penn Warrer.Under- standing Poetry.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p.48.
7
何其芳.《梦中的道路》,《大公报·诗刊》1936年6月19日第1期.
8
周灵均.《删诗》,《文学周报》1923年12月17号.
9
成仿吾.《诗之防御战》[N].《创造周报》第1号,1923年5月13日出版.
10
燕卜荪语,见张新颖.《新诗一百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王水照.
《宋诗选注》删落左纬之因及其他——初读《钱锺书手稿集》[J]
.文学遗产,2005(3):4-15.
被引量:8
2
沈德潜.《说诗晬语》[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187页.
3
.《管锥编》[M].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 108页.
4
《杜臆》.
5
《情圣杜甫》.
6
转引自郭曾炘《读杜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7
《杜诗详注》卷二0,第1762页
8
戚蓼生《石头记序》,一粟《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7页
9
《杜诗详注》卷一二,第985页
10
《围炉诗话》卷一,《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81页
共引文献
26
1
解志熙.
汉诗现代革命的理念是为何与如何确立的——论白话—自由诗学的生成转换逻辑[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2):37-75.
被引量:5
2
李钧.
霜“叶”红胜二月花——叶延滨诗论[J]
.南方文坛,2006(2):64-67.
被引量:1
3
许霆.
20世纪中国现代诗体流变论[J]
.文学评论,2006(1):32-40.
被引量:2
4
张丽华.
谈唐绝句的叙事[J]
.阅读与写作,2007(12):42-43.
5
潘正文.
新文学的诸种现代性——论“五四”社团文学主流形态之差异[J]
.文学评论,2007(4):132-137.
被引量:2
6
邵子华,姬静.
诗歌意象的涅槃[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1):1-4.
7
姚冰.
语文教学与直觉思维的培养[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150-151.
8
杜心源.
感性自我与“美学”现代性的嬗变--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唯美-颓废文学的一种论述[J]
.天津社会科学,2008(6):90-95.
被引量:1
9
张松建.
《文学杂志》与中国现代诗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8):57-73.
10
薛健飞,浦玉忠.
宋词叙事性与教育神经科学的互动关系研究[J]
.求索,2012(12):146-14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刘雨茜.
论胡适新诗的叙事性因素[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3):26-29.
1
张明华.
试析王禹偁对“宋诗”的影响[J]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4):74-79.
2
李珍华,傅璇琮.
谈王昌龄的《诗格》——一部有争议的书[J]
.文学遗产,1988(6):85-97.
被引量:12
3
聂展.
对王昌龄诗学问题的探讨[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9):82-82.
4
吕恩运.
浅谈《诗格》真伪及创作时间和地点[J]
.文学教育,2012(5):84-85.
5
秦蓁.
太平宰相的平夷雅正——李昉的“白体诗”创作[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5):52-54.
被引量:1
6
张蕴.
论宋初二李唱和的特点和影响[J]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206-206.
7
张云婕.
试论宋初白体诗人王禹莤的诗歌创作[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20-21.
8
吕继红.
有关意境理论的两点思考[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6):77-79.
9
彭勇.
从王昌龄的诗歌《从军行》其四看其诗歌的意境美[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6):113-113.
被引量:1
10
刘松来.
诗论通禅——江西宋代诗论的禅学化走向[J]
.创作评谭,2004(2):47-52.
文艺争鸣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