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余华作品中的“生”与“死”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家余华,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对生与死的态度有着明显的转变。从刚开始在《现实的一种》中对死亡细节十分可怖的描写,到后期在《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这类描写中,已有了明显的转变体现了一种对生死淡然的超脱的态度,余华在其作品中对生与死有着深刻的理解。
作者
李雪然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生与死
转型
生命意识
死亡意识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余华.死亡叙述[J].上海文学,1988(11).
同被引文献
5
1
吴晓东.
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J]
.文学评论,2004(4):137-148.
被引量:62
2
钱理群,国家玮.
生命意识烛照下的文学史书写——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先生访谈[J]
.东岳论丛,2008,29(5):13-17.
被引量:10
3
乔军豫.
用“活着”对抗死亡——论余华的小说《活着》展示的生命信念[J]
.昌吉学院学报,2010(2):59-61.
被引量:17
4
张翎.
死着[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5(7):33-61.
被引量:1
5
张园.
从简单走向事实——从《活着》看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1):77-8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张艳姿.
生与死为邻——论余华小说《活着》的生死哲学[J]
.文化学刊,2018(8):98-101.
被引量:4
2
舒敏.
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死亡与荒诞[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7):43-43.
被引量:1
3
孙良好,郭佳乐.
别开生面写“生死”——从余华的《活着》到张翎的《死着》[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1):63-6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弋舸,缪军荣(指导).
悲哀与幸福,死亡与活着——我读余华《活着》[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3):13-14.
被引量:21
2
刘世棋.
浅析余华《活着》小说中的“死亡”书写[J]
.神州,2019,0(5):7-7.
3
凌心怡.
余华小说《活着》中的生与死[J]
.文教资料,2019(36):161-162.
4
范晶晶,范佳星.
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活着》韩译策略探析[J]
.今古文创,2023(14):118-120.
5
赵娟.
《活着》的生与死探析[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1):94-96.
1
余华作品在国外[J]
.作家,2017,0(1).
2
叶澜涛,聂达.
近十年“新写实小说”研究综述[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2):63-65.
3
戚斌.
可怖的死神[J]
.科海故事博览,2013(17):21-23.
4
易文豪.
论余华作品中的悲剧意识[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39):78-78.
5
许准程.
余华作品的叙事艺术[J]
.神州,2013(36):5-5.
被引量:1
6
秦文军.
《金锁记》的主题及曹七巧心理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2):140-141.
被引量:1
7
张一.
祭一棵开花的树[J]
.才智(智慧版),2014(4):59-59.
8
徐慧瑶.
浅谈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得与失[J]
.文教资料,2013(35):104-105.
9
李盛涛.
网络小说的先锋性还能维系多久[J]
.重庆社会科学,2013(7):74-77.
10
米修,玖.
此后锦书休寄[J]
.故事家(花开不败),2015,0(10):54-64.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