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代是中国佛典翻译史上的黄金时代,其译场大都有文士的参预。一方面,他们或以监译、监阅等身份代表了朝廷对译场的思想控制,或对译经进行文字之润色,因此,在佛典传译及定型中具有特殊作用;另一方面,文士直接参预译事,又使他们能更全面地了解佛经文体、佛典语汇典故及佛教思想,进而影响其文学创作。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105,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晋唐佛教文学史"(项目编号11BZW07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图像与文本:汉唐佛经叙事文学之传播方式研究"(项目编号NCET-11-09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