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则《不该拿的钱》的故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性中的真善美是什么?就是德。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中华文化以“德”为核心的传统。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站出来提倡“仁”,其核心还是“德”。后来孟子、庄子又有超越,强调个人化内在化的“德性”,也就是“人心、道心”。“不该拿的钱”不拿,就是修身,就是“人心、道心”,就是“德”。
作者
觉真法师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永惺佛学研究中心研修学苑
出处
《新财富》
2015年第2期124-124,共1页
New Fortune
关键词
故事
“德”
制礼作乐
中华文化
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
“德性”
真善美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何锡蓉.
孔子的“礼”与人的文明[J]
.安徽史学,1998(1):6-10.
2
姚中秋.
孔子回来了[J]
.环境教育,2011(3):90-91.
3
邓朦,杜广强.
从《论语》看孔子的“自尊”心态[J]
.兰台世界(下旬),2014(6):8-9.
4
柳士同.
从“礼崩乐坏”想到“乐”的力量[J]
.同舟共进,2009(10):48-48.
5
伍岂莹.
浅析克尔凯郭尔个人化的语言观与宗教观[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5):52-53.
6
@微哲学[J]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14,0(11):48-48.
7
话中有画[J]
.军营文化天地,2009(12):44-44.
8
魏明慧.
《诗经》信仰中的周代共同体掠影[J]
.世界宗教研究,2017(2):27-34.
9
袁红枝.
荀子“人之性恶”论产生的原因分析[J]
.卷宗,2015,5(10):508-509.
10
张凯.
王通心性论浅析[J]
.读天下,2016,0(11):176-176.
新财富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