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王居易教授经络医学理论刍议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王居易教授建立了经络学说的"缝隙理论",认为经络是生命活动的场所,经络气化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经络异常是人体疾病的客观反映,调整经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畅通经络可未病先防。
作者
骆璐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国医论坛》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缝隙理论
经络
王居易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欧阳珊婷,王居易.
王居易经络诊察与早期针灸文献的比较[J]
.北京中医药,2013,32(9):670-671.
被引量:8
2
王居易,王丽平.
认识经络 调整经络 呵护经络——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核心[J]
.中国针灸,2011,31(4):329-332.
被引量:32
3
王品山.
气化生命破译中医经络不解之谜[J]
.中医药学刊,2002,20(2):144-144.
被引量:4
4
周炜,王丽平,王居易.
王居易对腧穴结构的论述及临床意义[J]
.北京中医药,2010,29(7):510-511.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居易.
经络的三阴三阳称谓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针灸,1996,16(3):51-53.
被引量:19
2
王居易.谈谈针灸治疗学的辨证特点.北京中医,1984,3(4):24-26.
3
陈汉平,吴绍德.中国针灸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4
Wang J Y,Jason Robertson. Applied Channel Theory in Chinese Medicine Wang Ju-Yi' s Lecture on Channel Theraputies [M]. Seattle: Eastland Press, 2008 : 128-129.
5
王居易.经络病候初探[J].中医杂志,1988,(4):11.
6
周炜,王丽平,王居易.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临床应用体会[J]
.北京中医药,2010,29(1):31-32.
被引量:38
7
王居易,王丽平.
认识经络 调整经络 呵护经络——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核心[J]
.中国针灸,2011,31(4):329-332.
被引量:32
8
王品山.
中医对生命认识的经络基础理论[J]
.中医药学刊,2001,19(2):100-101.
被引量:4
9
王品山.
论胎息法调气养生长寿的实践意义[J]
.中医药学刊,2001,19(6):548-54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3
1
陈志杨,王朝晖.
经络操在慢病防治和养生方面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9):21-22.
2
秦玉革.
经络及气的主体实质是暗物质[J]
.中国针灸,2007,27(S1):104-108.
被引量:6
3
秦玉革.
营卫的实质是四气五味中的明物质和暗物质[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1):4-7.
被引量:4
4
李志亮,谭双,王居易.
王居易调整经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J]
.北京中医药,2012,31(12):897-898.
被引量:3
5
李志亮,解越,周炜,王居易.
王居易四关穴临床应用经验辑要[J]
.中国针灸,2013,33(3):255-257.
被引量:15
6
李志亮,王居易.
调整太阴经法的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2013,33(5):431-432.
被引量:8
7
周炜,王居易.
王居易症候结构理论解析[J]
.北京中医药,2013,32(6):439-440.
被引量:16
8
欧阳珊婷,王居易.
王居易经络诊察与早期针灸文献的比较[J]
.北京中医药,2013,32(9):670-671.
被引量:8
9
孟笑男,姜楠,於堃,王居易.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探讨[J]
.北京中医药,2013,32(10):771-772.
被引量:6
10
王红民,王居易.
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主病区别新解[J]
.北京中医药,2013,32(10):773-77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9
1
程颖,银子涵,朱朝玺,徐桂兴,张迪,杨娇,陈姣,梁繁荣.
国外“干针”与中医针灸的比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717-2726.
被引量:15
2
韩淑凯,张宝昌,左永发,董进友,马会军.
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56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3):37-40.
被引量:10
3
邓前.
母子经补虚泻实针灸配方演绎[J]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26-26.
被引量:1
4
祝康健.
《伤寒论》脉诊作用探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3):7-8.
被引量:2
5
周炜,王丽平,王居易.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临床应用体会[J]
.北京中医药,2010,29(1):31-32.
被引量:38
6
汪晓军,马赟,熊娜娜,江澄,谢静.
从《素问·经络论篇》探析中医经络色诊理论[J]
.新中医,2010,42(9):125-126.
被引量:4
7
习振文,李娟,郭应强.
《灵枢》针灸脉诊之管窥[J]
.甘肃中医,2010,23(12):1-2.
被引量:5
8
王居易,王丽平.
认识经络 调整经络 呵护经络——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核心[J]
.中国针灸,2011,31(4):329-332.
被引量:32
9
周炜,王居易.
王居易症候结构理论解析[J]
.北京中医药,2013,32(6):439-440.
被引量:16
10
欧阳珊婷,王居易.
王居易经络诊察与早期针灸文献的比较[J]
.北京中医药,2013,32(9):670-67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李蕴雯,洪亚群.
《灵枢》针灸诊脉之新解[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4,36(11):2071-2074.
1
骆璐,王居易.
从《道德经》谈王居易教授的缝隙理论[J]
.中国针灸,2015,35(10):1069-1072.
被引量:3
2
李志亮,解越,周炜,王居易.
王居易四关穴临床应用经验辑要[J]
.中国针灸,2013,33(3):255-257.
被引量:15
3
李志亮,谭双,王居易.
王居易调整经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J]
.北京中医药,2012,31(12):897-898.
被引量:3
4
周炜,李向东,吕晖,权赫武,陈旭,谭双,李志亮,于秀琴.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对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1):1030-1032.
被引量:3
5
解越,李志亮,刘淼,王居易.
低热案[J]
.中国针灸,2013,33(1):91-91.
6
姜楠,王居易.
基于王居易经络理论的针灸学再认识[J]
.北京中医药,2013,32(9):672-674.
被引量:4
7
何玉伟,王居易.
王居易老师应用通里配照海治疗中风后言语及吞咽障碍理论探讨[J]
.中医学报,2014,29(B12):355-356.
8
周炜,王居易.
王居易同名经对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7):109-111.
被引量:22
9
王燕平,周炜.
王居易教授针灸学术思想初步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6):430-432.
被引量:4
10
周炜,骆路,曹丽娟,赵济平,刘倩,谭双,刘海璇,张蓓,李源,李萌,李然,孟笑男,何玉伟,谷深,张树源,刘珊珊.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2016,36(10):1023-1026.
被引量:4
国医论坛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