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园林植物挥发物气相色谱实验技术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植物挥发物关系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气相色谱广泛应用于园林植物挥发物研究,特别是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DS-GC-MS),其实验技术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该文阐述了这套技术的实验原理和作用、实验课的设计思路和实验内容。
作者
王慧丽
机构地区
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5期20-21,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TDS-GC-MS
植物挥发物
实验综述报告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谭芳.
《气相色谱》实验课程教学浅谈[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106-108.
被引量:7
2
高群英,高岩,张汝民,杜明利,李刚.
3种菊科植物香气成分的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2):326-332.
被引量:23
3
左照江,张汝民,王勇,侯平,温国胜,高岩.
冷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分析及其地上部分结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4):462-468.
被引量:22
4
郭阿君,岳桦.
观赏植物挥发物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03(6):36-37.
被引量:28
5
周帅,马楠,林富平,张汝民,高岩.
樟树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日动态变化分析[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6):986-991.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许天钧,刘继和.
职业技能培训中研究性学习的气相色谱实验教学[J]
.华章(初中读写),2007(5).
被引量:1
2
李洪浩.
正确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实验分析浅议[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2):19-20.
被引量:2
3
左照江,张汝民,高岩.
植物间挥发物信号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2009,44(2):245-252.
被引量:21
4
李海东,高岩,金幼菊.
珍珠梅花挥发性物质日动态变化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54-59.
被引量:17
5
周凯,郭维明,徐迎春.
菊科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04,24(8):1776-1784.
被引量:126
6
马荣贵,管景斌,王秀梅,方洪钜.
紫花野菊、小红菊与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
.色谱,1994,12(1):47-49.
被引量:10
7
尹承增.
紫丁香花挥发性物质定性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2):112-113.
被引量:11
8
YanGAO,You-JuJIN,Hai-DongLI,Hua-JunCHE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Roles in Bacteriostasis in Five Conifer Species[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5,47(4):499-507.
被引量:52
9
文福姬,俞庆善.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5,25(4):25-28.
被引量:30
10
尹姣,曹雅忠,罗礼智,胡毅.
草地螟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其化学生态机制[J]
.生态学报,2005,25(8):1844-1852.
被引量:44
共引文献
87
1
王剑,包海,李达毅.
冰草BVOC释放规律的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1(3):14-16.
被引量:2
2
冯斌,卓强,张国伟.
南开大学博物展览中心方案设计[J]
.城市环境设计,2005(6):70-77.
3
杨小琴.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及其环境净化效应概述[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4):57-60.
被引量:23
4
陈欢,章家恩.
植物精气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2007,26(3):281-287.
被引量:26
5
金荷仙,史琰,王雁.
室内植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综述[J]
.林业科技开发,2008,22(5):14-18.
被引量:20
6
刘洋,王飞,田治国,王剑,巩艺.
8种园林草本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效果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141-145.
被引量:28
7
焦念新,王志英,温矩胜,谢淑萍.
散尾葵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抑菌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374-377.
被引量:2
8
李涛,王飞,田治国,刘洋.
6种宿根花卉挥发性物质抑菌效应初报[J]
.园艺学报,2009,36(12):1816-1820.
被引量:7
9
臧彦卿,张东方.
浅谈室内空气污染与观赏植物的应用[J]
.北方园艺,2010(3):94-97.
被引量:5
10
王小婧,贾黎明.
森林保健资源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73-80.
被引量:34
同被引文献
29
1
金荷仙,郑华,金幼菊,陈俊愉,王雁.
杭州满陇桂雨公园4个桂花品种香气组分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5):612-615.
被引量:40
2
王焱,叶建仁.
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马尾松枝条挥发物的比较[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1):78-80.
被引量:7
3
张炜煜.
超临界流体提取当归油及其包合工艺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4):408-411.
被引量:4
4
孙凡,鲁继红,李垒,赵奎军.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家榆挥发物组成成分[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5):55-57.
被引量:8
5
傅若农.
固相微萃取(SPME)的演变和现状[J]
.化学试剂,2008,30(1):13-22.
被引量:66
6
江贵波,陈实,曾任森.
入侵物种三裂叶蟛蜞菊挥发物质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905-908.
被引量:22
7
蔡晓明,孙晓玲,董文霞,王国昌,陈宗懋.
应用zNose^(TM)分析被害茶树的挥发物[J]
.生态学报,2009,29(1):169-177.
被引量:15
8
伊丽萍,吴文珊,黄美丽,刘亮.
福建白水栀鲜花香气的GC/MS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3):142-143.
被引量:6
9
程彬,付晓霞,谢朋,孙大鹏,崔铁花.
植物挥发物的收集方法[J]
.吉林林业科技,2009,38(4):32-35.
被引量:10
10
刘芳,宋英,包善微,卢海燕,石细敏,祝树德.
灰飞虱对抗性粳稻品种稻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机制[J]
.植物保护学报,2009,36(5):443-44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袁格格,陈功.
植物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J]
.华中昆虫研究,2019,0(1):146-153.
1
喻红梅,贾维妮.
气相色谱实验教学探讨[J]
.广西轻工业,2009,25(5):188-188.
被引量:8
2
张春辉,王玉光.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综述报告[J]
.科技信息,2012(32).
被引量:1
3
微言[J]
.第二课堂(A),2006(8):96-96.
4
李晓征.
园林植物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广西教育,2014,0(35):75-76.
5
魏桂华,贾小红.
以航天为背景的化学试题精编[J]
.新高考(理化生),2008(5):68-71.
6
尤努斯江.吐拉洪,迪拉拉.木沙,彭秧.
气相色谱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16-118.
被引量:3
7
李晓龙.
初三月月练——电流强度 电压 电阻[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0(11):57-58.
8
祝丽华.
有效的作业评价[J]
.学周刊(下旬),2011(1):134-134.
被引量:1
9
曹杰.
浅谈“‘国培计划2015’——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川师美院初中美术班的价值[J]
.教育观察,2016,5(3X):65-66.
10
马双双.
食品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30):89-89.
被引量:2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