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探究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农业产量日益增多,产生了家庭农场这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作为重要的劳动力,加工制造农产品,使农产品更具商业价值,从而改变原来的经济收入模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规模已经逐渐扩大,人们主要通过承包土地的方法,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出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也提高了我国人民的就业率,所以应该得到推广。
作者 郭春平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4期214-214,共1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6

  •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1).
  •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380,91-92,120,109,275,121.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 4程恩富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 5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N].人民日报,1984-06-12(1).
  • 6曹茸,宋修伟.发展家庭农场:意义重大,难题待解[N].农民日报,2013-03-08.
  • 7徐丽红.家庭农场激发农业生产潜能[N].中国财经报,2013-03-02.
  • 8宁波农业局.宁波市家庭农场发展调研报告[R].浙江省农业厅,2013-05-03.
  • 9徐盘钢,胡立刚.松江:家庭农场点亮都市农业[N].农民日报,2012-12-11.
  • 10胡蝶.武汉出现家庭农场167家,农场主可获4万元补贴[N].武汉晚报,2013-02-03.

共引文献154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