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路径与价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从中国知网的记录来看,主题词最早涉及到“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石出在1978年的《哲学译丛》上发表的《教条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一文。此文是《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杂志编辑部将南斯拉夫《观察》杂志1974年11月组织的《教条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讨论会部分发言的摘要(当然,文中所谓“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今日所指的“后马克思主义”)。此后以“后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研究论文逐年增多。从数量上看,2001年以前每年在10篇以下,2001年增加至16篇,2001年以后迅速增加,到了2012年增加至75篇。从内容上看,2003年以前学界使用“后马克思主义”概念,大多是指称与社会主义国家经典马克思主义不同的国外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2004年开始有学者将“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运用到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其中一部分(即拉克劳和墨菲)的概括。
作者 陈海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70,共7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金 西安文理学院文艺学校级重点学科 <美学>省级精品课 汉语言文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之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63

  • 1弗里德里克.詹姆逊,王则译.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49(1):45-51. 被引量:39
  • 2P.雷诺兹,张明仓.后马克思主义是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激进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吗?[J].世界哲学,2002(6):56-67. 被引量:22
  • 3贝尔.1986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
  • 4贝斯特,凯尔纳.2006年.《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
  • 5波兰尼.2000年.《个人知识:走向一种后批判哲学》,贵州人民出版社.
  • 6霍克海默,阿多诺.1993年.《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
  • 7卡斯特.2001年.《信息时代三部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8Adorno, Theodor W. , 1973,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 by E. B. Asht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 9Baudrillard, Jean, 1975,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trans, by Mark Post, Telos Press.
  • 10Baudrillard, Jean,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trans, by Lain Hamilton Grant,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共引文献4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