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三重维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在研究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维度、社会发展主体与客体的维度、社会发展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维度。通过对这三个维度的分析,马克思意在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纵向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指出社会形态演进最一般的规律。
作者
曾依静
机构地区
黄河科技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
2015年第4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
维度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任玲,梁木.
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2):29-33.
被引量:2
2
李海星.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启示[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6-9.
被引量:3
3
王北生.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体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7(6):80-8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
1
张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报告(上)[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4):24-32.
被引量:2
2
季正矩.
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综述[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4):144-149.
被引量:8
3
金灿.
关于经典作家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的综述[J]
.中外企业家,2013(1):266-268.
4
杨明全.
课程综合化实施的理论旨趣与实践路径[J]
.教育学报,2018,14(6):57-64.
被引量:17
5
晏志伟.
改革开放四十年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3):27-36.
被引量:1
1
李勇强,孙道进.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三重维度[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6):24-29.
被引量:1
2
郗芙蓉,李昊.
科技伦理教育的三重维度[J]
.中国高校科技,2014(12):52-53.
被引量:7
3
赵云波,高策.
力量、知识与智慧——论严复科学观的三重维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2):82-86.
被引量:1
4
张明国.
论“技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哲学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5):22-25.
被引量:12
5
吴锡爱.
化抽象为具体,激活学生的思维[J]
.龙岩学院学报,1999,19(S1):124-125.
6
苗东升.
“破碎的系统观”已不是系统观——与吴彤教授商榷[J]
.系统科学学报,2011,19(4):1-3.
7
李文管.
论和谐社会的系统特征[J]
.系统科学学报,2008,16(1):46-50.
8
陶火生.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文明与水哲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8):122-127.
被引量:5
9
王冬梅.
试论伏尔泰对史学的贡献[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16-17.
10
任凤玲,彭启山.
企业系统形态演进与结构功能关系分析[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2):56-60.
被引量:2
河南农业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