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社会主义基本主张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非集中化的基层民主政治、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特别是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启示。
作者
熊晶
机构地区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老区建设》
2015年第4期4-5,共2页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绿色社会
分类号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凌兴珍.
论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中西方的影响[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6):7-11.
被引量:8
2
翟鹏玉.
生态审美对策与主体际生命意义建构[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98-102.
被引量:4
3
王振亚.
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多维透视[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85-90.
被引量:16
4
徐振光.
论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3):111-113.
被引量:3
5
刘保国.
论生态社会主义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J]
.宁夏社会科学,2002(2):4-8.
被引量:9
6
刘保国,李元明.
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7(1):1-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1]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84.
2
吴东野.欧洲议会"彩虹党团"的诞生[J].外国政治与国际研究,1987,(1).
3
[6]本*拉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91-500.
4
[8]大卫*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伦敦:洛特雷出版社,1993.95-96.
5
[11]李鹏总理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并代表中国政府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两个文件[N].新华月报,1992,(6):143-280.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尹希成.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
大卫·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伦敦:洛特雷出版社,1993.
10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5,633
共引文献
32
1
王蓓蓓.
论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图景及演变路径[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3):81-83.
2
李晶.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
.消费导刊,2008,0(5):227-227.
3
张艳新.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剖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5(4):22-25.
被引量:2
4
包庆德,包红梅.
生态社会主义研究之评述[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5-8.
被引量:3
5
袁莉娜.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3):13-15.
被引量:2
6
孙卓华.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
.学术论坛,2005,28(12):52-55.
被引量:1
7
朱秋.
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3):105-107.
被引量:3
8
郇庆治.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
.江汉论坛,2006(4):13-18.
被引量:18
9
李志英,李志雄.
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3):21-23.
被引量:1
10
王立.
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当代价值[J]
.世纪桥,2007(5):34-35.
被引量:1
1
白志礼.
新发展观催生生态社会——关于重庆建设生态直辖市的思考[J]
.生态经济,2004,20(12):56-58.
被引量:1
2
周穗明.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在英国[J]
.新视野,1997(1):58-60.
被引量:4
3
刘然.
西方绿党的绿色社会政治思想[J]
.高校理论战线,2006(10):61-64.
被引量:2
4
马进保.
论国际犯罪中的国家责任[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1(6):19-23.
被引量:1
5
丹尼尔·A·科尔曼,梅俊杰.
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19(1):42-42.
6
李婉宁,张颖.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总结[J]
.消费导刊,2010(7):234-234.
7
李雪彦.
中产阶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70-74.
8
吴健.
“三个代表”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实践意义[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14(6):1-2.
被引量:2
9
邱荷.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J]
.云梦学刊,2007,28(6):45-48.
10
杨升祥,徐颖.
论李大钊的和谐社会思想[J]
.天津法学,2010,26(1):109-112.
老区建设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