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析《偷影子的人》之“影子”主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李维是法国近10年来颇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他创作的《偷影子的人》销量不菲。虽然作品并没有法国传统文学史诗般的磅礴之势,但通过作者独特的主题构思以"影子"暗喻人性,通过其自我归属性和他者实现性极其深刻地刻画了人类自我封闭但又渴望与他人心灵沟通的矛盾;同时,"影子"这一颇具科幻感的主题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使作品叙事时含蓄内敛、意味深远。
作者
刘颖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偷影子的人》
自我归属性
他者实现性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傅道彬,茀革.文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14、p298、p51.
2
袁筱一.《七日永恒》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
李小茜.
心灵的礼物——读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7):145-146.
被引量:8
4
[法]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M].段韵灵,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共引文献
8
1
李加才让.
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艺术辩解——兼论藏族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9(1):74-78.
2
姜月婵.
爱、救赎与成长——《偷影子的人》主题探析[J]
.芒种(下半月),2016,0(9):81-86.
3
陈又竹.
从《偷影子的人》看法国当代文学新潮流[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4):82-84.
被引量:3
4
张邱平.
评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的主题意蕴[J]
.文学教育,2018,0(19):54-55.
5
李闻展,缪军荣.
浅析法国治愈系文学——以马克·李维为例[J]
.戏剧之家,2019,0(31):238-238.
被引量:3
6
张梦娜,陈白颖.
找回自我的“影子”——解读《偷影子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J]
.文教资料,2021(3):33-35.
7
吴泽琼.
原生家庭影响力视角下的《偷影子的人》[J]
.科教导刊,2019,0(23):147-148.
被引量:1
8
邓颖,张璐,石梅芳.
马克李维“温情三部曲”的美学世界[J]
.语文建设,2016(2X):73-7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
1
黄林涛.
“自我虚构”引领法国当代文学新潮流[J]
.出版广角,2005(10):74-75.
被引量:4
2
陈慧娟.
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特性[J]
.天津社会科学,2008(6):110-112.
被引量:20
3
李小茜.
心灵的礼物——读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7):145-146.
被引量:8
4
陈又竹.
从《偷影子的人》看法国当代文学新潮流[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4):82-84.
被引量:3
5
邓颖,张璐,石梅芳.
马克李维“温情三部曲”的美学世界[J]
.语文建设,2016(2X):73-7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王龙丹.
浅析法国文学作品《偷影子的人》[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6):73-73.
被引量:1
2
朱世佳,陈达.
探析《偷影子的人》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对其治愈功能的实现[J]
.北方文学(下),2017,0(11):83-83.
3
陈又竹.
从《偷影子的人》看法国当代文学新潮流[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4):82-84.
被引量:3
4
李闻展,缪军荣.
浅析法国治愈系文学——以马克·李维为例[J]
.戏剧之家,2019,0(31):238-23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姜月婵.
爱、救赎与成长——《偷影子的人》主题探析[J]
.芒种(下半月),2016,0(9):81-86.
2
孟杰.
浅论小说《偷影子的人》中的留白手法[J]
.青年与社会,2018,0(11):284-284.
3
李闻展,缪军荣.
浅析法国治愈系文学——以马克·李维为例[J]
.戏剧之家,2019,0(31):238-238.
被引量:3
4
葛欣怡,缪军荣(指导).
简析《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中所表现出的纯真世界[J]
.艺术科技,2021,34(2):112-113.
5
夏雨婕.
月老文化形象在明清通俗文学中的重构和体现——对比李渔《怜香伴》与冯梦龙《金玉奴棒打薄情郎》[J]
.艺术科技,2021,34(6):165-166.
6
高津,缪军荣(指导).
探究《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J]
.艺术科技,2021,34(9):146-147.
7
吴泽琼.
原生家庭影响力视角下的《偷影子的人》[J]
.科教导刊,2019,0(23):147-148.
被引量:1
1
王龙丹.
浅析法国文学作品《偷影子的人》[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6):73-73.
被引量:1
2
李敏杰.
黑人“妇女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紫色》[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4):43-44.
3
陈安和.
浅析中国古代散文的界定[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4(3):75-77.
4
吴婧,贺峰.
论嵇永仁的诗歌风格——以组诗《百苦吟》为例[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5):48-50.
5
韩玥.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对比研究[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4):59-60.
被引量:2
6
张世普.
人生之秋[J]
.中国保安,2014,0(19):73-73.
7
吴骏,靳新来.
浮华尘世觅真情——袁霓小说主题意蕴之一[J]
.文学界(理论版),2011(11):49-50.
被引量:1
8
丁红丽.
《项脊轩志》正文与附记抒情手法之差异[J]
.文学教育,2010(15):124-124.
9
李维石.
红叶的思绪[J]
.农家女,2012(8):32-32.
10
李维宇.
约等于零[J]
.天津文学,2009,0(7):97-97.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