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个体道德建构论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道德知识的教授造就了学生知识美德的表象,却遗失了个体真实生活的道德践行能力。外部道德规范的灌输既缺乏个体的体认,又缺乏与生活的联系,难以内化为个体的品德。遵循道德生成的心理机制,抓住道德困境的有利时机,进行认知反思、移情催化、行为模仿和意志磨炼是个体道德建构的重要途径。
作者 李军 聂丽
机构地区 乐山师范学院
出处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Education Review
基金 乐山师范学院2013年校级教改课题"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的课程内容优化及方法改革实践"(编号JG13-YB0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3夏伟东.德治新论[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12.
  • 4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共引文献157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