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元治理视角下高等教育评估多主体参与探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多元治理理论强调公共事业的多主体参与。在高等教育评估中,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多主体参与是高等教育评估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多元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高等教育评估需要多主体参与的意义,并提出了政府、社会、高校多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建议。
作者
乔婵
张崴
冯林
机构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年第4期72-73,共2页
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多元治理
高等教育评估
多主体参与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王德林.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合法性审视[J]
.评价与管理,2012,10(3):22-26.
被引量:1
2
王冀生.
学校、社会、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地位、作用[J]
.中国高教研究,1996(2):14-1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36.
2
杨菊仙,廖湘阳.
基于公共治理的高等教育评估研究[J]
.高教探索,2008(4):32-35.
被引量:7
3
杨光斌.
“合法性”问题再认识[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40-42.
被引量:14
4
马陆亭.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1):12-17.
被引量:32
5
张康之.
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J]
.教学与研究,2002(3):63-68.
被引量:90
共引文献
14
1
韦萍珊.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探析[J]
.教学研究,2004,27(5):380-382.
被引量:2
2
黄爱华.
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及其行为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3):81-83.
被引量:16
3
王战军,廖湘阳,周学军.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问题及对策[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60-65.
被引量:47
4
魏林红.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22-24.
被引量:7
5
黄爱华.
对近几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分析与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51-54.
被引量:9
6
傅芳.
高等教育评估中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探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2):7-9.
被引量:2
7
张雪菲,王倩.
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的作用及相互关系[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34-536.
被引量:1
8
张喜梅,蔡浩林.
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定位:日本的经验[J]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1):39-41.
被引量:2
9
李巧玲.
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1):5-6.
被引量:1
10
李志强.
对高职院校教学自评估的思考[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9(3):34-38.
同被引文献
14
1
龙献忠.
论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参与协商机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5):53-55.
被引量:17
2
钟国华.
论高等教育评估的治理理念[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6):43-47.
被引量:1
3
杨菊仙,廖湘阳.
基于公共治理的高等教育评估研究[J]
.高教探索,2008(4):32-35.
被引量:7
4
杨天平.
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与思考[J]
.现代大学教育,2010,26(2):39-43.
被引量:30
5
杨德广.
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9):19-24.
被引量:88
6
杨昆蓉.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核:自评管理与监控[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23(2):59-61.
被引量:9
7
俞可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前线,2014(1):5-8.
被引量:781
8
李平原,刘海潮.
探析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从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视角[J]
.甘肃理论学刊,2014(3):127-130.
被引量:59
9
吴岩.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与“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2014(12):14-18.
被引量:90
10
王德林.
积极推进公共治理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J]
.中国高等教育,2016(23):55-5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张红伟.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网络治理动力机制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12):1-5.
2
赵春鱼,王国银,魏志渊,张光新.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省域大学生竞赛治理研究——以浙江省为样本[J]
.中国高教研究,2019,0(5):82-8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任劲劲,郜颖.
安徽省高职学生竞赛研究——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3):120-123.
2
龚成勇,何香如,韩伟,冯辉霞.
基于TRIZ创新理论解析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以某高校创新方法大赛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7):1-9.
被引量:1
3
石梅,石莉,葛方振.
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影响因素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12):78-82.
被引量:3
4
喻琼,张芯悦.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27):49-50.
5
王洋,孙运彩,王秀华.
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为例[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16):142-145.
被引量:6
6
石洪湖,范国婷,阙文曦,方明昊,范宝辰.
新型学科竞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福建电脑,2022,38(6):91-94.
被引量:1
7
高瑞,覃攀玉,景慎晨,田旭,李旭航.
我国大学生品牌“双创”赛事的管理优化建议[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2(6):13-15.
1
杨中显.
多主体参与 系列化推进 大力提高管理者与教师的业务素质[J]
.中国农村教育,2007(1):74-75.
2
张瑞菊.
小学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J]
.学周刊(上旬),2016(5):130-131.
被引量:8
3
郑凯钟.
多主体参与,让评课引领教师前行[J]
.师道(人文),2005(10):24-24.
4
王丰.
多主体参与,让评课引领教师前行[J]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05(5):4-6.
5
王燕群,杨建武.
公共治理视角下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困境[J]
.经营管理者,2015(9).
6
田恩舜.
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发展趋势探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2):52-57.
被引量:21
7
乔永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及问题探析[J]
.中国林业教育,2012,30(2):30-32.
被引量:10
8
黄华.
沙上文化“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0(23):62-62.
9
肖晓哲.
优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浅议[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26-127.
被引量:3
10
盛正发,禹建柏.
多元治理视野下本科教学评估的反思与构想[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26(3):76-79.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