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格格不入》中萨义德的自我身份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后现代回忆录的作者写作的前提往往是定位自我身份,回忆录是他/她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解释的载体。萨义德的《格格不入》实现了他证明自我身份的目的,说明了"无根的流亡者、软弱的恋母者"这一自我身份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本文借助"离散"理论和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框架,剖析回忆录中萨义德的自我身份,旨在说明萨义德构建自我身份的意义。
作者
潘婷婷
机构地区
特种作战学院四系
出处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17-119,127,共4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格格不入》
自我身份
离散
俄狄浦斯情结
分类号
I106.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Said Edward W. Out of Place: A Memoir[ M]. New York:Vintage Books, 1999.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64.
3
Said Edward W.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93 Reith Lectures [ M ]. New York : Pantheon, 1993.
4
赵山奎.
论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传记文学[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3):111-11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高鉴国.
关于传记文化及其意义[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0-83.
被引量:3
2
杨正润.
西方现代传记文学中的精神分析[J]
.外国文学研究,1990,12(1):87-95.
被引量:5
3
赵山奎.
弗洛伊德与传记写作[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9(4):27-29.
被引量:2
4
(法)J·贝尔曼-诺埃尔(JeanBellemin-Noel)著,李书红.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
. Scientific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Psychoanalysis[J] 2003,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3~94
共引文献
48
1
王鸿生.
学术研究中的“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26-33.
被引量:14
2
卢云峰.
病态人格的现代拯救——阿Q人格分析与“立人”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2005(6):213-217.
3
阳莉华.
影响理性情绪疗法临床疗效因素分析[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3):269-271.
被引量:24
4
杜瑞华.
为性照亮通往崇高的路——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4):76-79.
5
袁伟平.
正当而自由的人性——论路翎小说的内在诉求[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6):98-102.
6
孟秋丽,高申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理论性质[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03-106.
被引量:9
7
闫从军.
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悲剧——解读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9-130.
被引量:4
8
李敏.
论《儿子与情人》的叙事策略[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52-53.
9
金道行.
论《离骚》诗祸[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5):1-6.
10
刘坤新.
以南宋彭龟年为视角看光宗朝政局[J]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5):56-59.
同被引文献
9
1
张其学.
试析后殖民主义反文化霸权的策略[J]
.东岳论丛,2004,25(5):50-55.
被引量:5
2
Rushdie Salman. Imaginary Homelands [M].New York :Penguin Group, 1991:4-5 ; 15.
3
Rushdie Salman.Imaginary Homelands[M].New York:Penguin Group,1991:4-5,15.
4
Rushie,Salman.Haroun and the Sea of Stories[M].London:Penguin Books,1991:23,97.
5
Rushie,Salman.Luka and the Fire of Life[M].New York:Random house,2010:10.
6
张隆溪.
赛义德笔下的知识分子[J]
.读书,1997,0(7):67-71.
被引量:12
7
陆贇.
间质空间、混杂、“联结”——评《倾倒佛罗伦萨的女人》中的文化协商[J]
.外国文学,2011(3):144-149.
被引量:4
8
陈靓.
后殖民的理论反思和文化投射——霍米·巴巴教授访谈录[J]
.当代外国文学,2013,34(4):158-161.
被引量:4
9
何新敏.
“间质空间”阈限下的文化身份认同[J]
.山东外语教学,2014,35(4):90-9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李岩峰,倪爱霞.
拉什迪童话中的跨文化身份协商[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1):27-28.
2
李岩峰,倪爱霞.
“间质空间”中拉什迪的跨文化身份协商[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2):26-27.
被引量:1
3
陈致远.
省察人生 哲理思考——《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略评[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1):114-116.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萌,赵永华.
新公共外交视域下国际受众成像与信息结构解析——基于“一带一路”议题的受众访谈和扎根分析[J]
.宁夏社会科学,2019,0(5):206-216.
被引量:5
1
敬文东.
面对现在的叙述[J]
.上海文学,1998(3):79-80.
2
佚名.
跳下悬崖找活路[J]
.考试(高考族),2008,0(12):62-62.
3
吴亮.
其实是为了说另一件陌生的事情——1990年代小记事之六[J]
.上海文学,2007(6):105-108.
4
刘一橪.
儿童与沉默之书——试析塞林格《九故事》[J]
.作家,2008,0(24):71-72.
被引量:1
5
董慧.
从离散理论解读《上海孤儿》[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9):164-165.
被引量:1
6
石菲.
文坛边上的思索之六[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4):103-105.
7
杨正润.
中国自传:现代性的发生[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8(2):11-16.
被引量:13
8
耶尔.纽曼,巴鲁克.施沃兹,刘瑞明.
自我解释是否有助于解题?类推解题研究[J]
.集宁师专学报,2000,22(2):7-12.
被引量:4
9
廖奔.
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创作实践[J]
.戏剧之家,2005(5):4-16.
10
赵爱.
离散理论视角下《骨》的人物形象对比[J]
.青年文学家,2015,0(2X):78-79.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