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三重边缘化身份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如果说“威特利同时创立了两个传统:黑人美国文学传统以及黑人女性文学传统”(1),那么艾丽斯·沃克则是凭借她1983年获得全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紫颜色》延续了这两个传统,并因此对美国女性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笔者看来,国内不乏对艾丽斯·沃克《紫颜色》的理论批评,但角度存在差异:如语言哲学里的言语行为理论视角(有许庆红的《言语交际行为与语言哲学——论〈紫颜色〉的黑人女性主义》),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译者的主体性差异(如张晶的《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或是做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研究(如韩子满的《翻译与性禁忌——以TheColorPurple的汉译本为例》),亦或者是关注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研究(如李晨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紫色二译本评析〉55)等;另外,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也是一些批评家对小说进行分析的切入点(如王冬梅的《种族、性别与自然——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生态女人丰义》)。
作者 李奕奇
机构地区 广东财经大学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Nina Baym,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 can Literature, vol. 1, 5th e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8) 825.
  • 2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 2nd edition (April 25, 1995), 137.
  • 3[美]艾丽斯·沃克.《紫颜色》,陶洁译,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第72页,第72页,第34页,第16页,第29页,第30页,第95页,第118页,第16页,第16页.
  • 4Peter Erickson,"~Cast Out Alone/ to Heal/ and Re-Create/ Ourselves' : Family-Based Identity in the Work of Alice Walker," Alice Walker, ed. Harold Bloom (New York: Chelsea, 1989) 5.
  • 5[法]列维·斯特劳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13——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于秀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