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十七年”诗歌的现代性价值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十七年"文学之所以具有现代性,既因为它对民族国家现代化历程的表现基本上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同步,也因为它多层次、多方位地体现了现代性的诸多特征。这种复杂的现代性特征,在"十七年"诗歌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国家与个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相互矛盾、相互渗透的现代性价值因子在"十七年"诗歌中的共存,体现了诗人们为实现诗歌的现代化对中外诗歌现代性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一方面,"十七年"诗歌对国家独立与完整的礼赞,对公平的革命伦理的倡导,对民族国家美好前程的憧憬,与西方启蒙现代性的理论指向基本一致。而它在内涵与形式上的独特性,又无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西方的启蒙现代性。另一方面,"十七年"诗歌对封建伦理的颠覆,对诗人、普通民众情感的顺应,对一代新人的塑造,又与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理论指向基本趋同。"十七年"诗歌现代性的这种丰富性与复杂性,最能反映其现代性的综合特征。
作者 赵小琪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4-144,共11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037) 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505-26507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茅盾.《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文艺报》1953年第19期.
  •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7页.
  • 3韦其麟.《认真地严肃地学习写作》,载周作秋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周民震、韦其麟、莎红研究合集》,桂林: 漓江出版社,1984年,第253页.
  • 4贺敬之.《战士的心永远跳动》,《光明日报》1999年12月9日.
  • 5冯至.《为了不辜负人民的委托》[J].文艺报,1954,.
  • 6贺敬之.《〈贺敬之诗选〉自序》,《当代》1979年第2期.
  • 7邵燕祥,应红.《精神与人格的重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轨迹》,李辉,应红编著.《世纪之问:来自知识界的声音》,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58页.
  • 8拉法格.《思想起源论》,王子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第67页.
  • 9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6页.
  • 10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红旗》1958年第1期.

共引文献96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