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组合F_1、F_2丰产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杂交棉新陆早43号、新陆早56号为试验材料,对其F1、F2代的产量构成因子及其对产量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杂交种的F1、F2代皮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新陆早36号,F2代皮棉减产幅度在4.1%~6.9%,2个杂交种都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并且表现在F2代中仍有显著的中亲优势,但与其F1代种相比,存在优势衰退现象。
作者
刘姣
机构地区
新疆兵团第九师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5年第2期12-12,共1页
Beij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陆地棉
杂交组合
F1
F2代
分类号
S435.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邓福军,孔宪辉,林海,李吉莲,宁新柱,陈冠文.
新疆兵团杂交棉发展思路[J]
.中国棉花,2008,35(12):33-34.
被引量:17
2
廖雪,朱东生.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回顾与展望[J]
.江西棉花,2009,31(5):7-10.
被引量:8
3
邢以华 靖深蓉 等.棉花杂种二代利用价值的研究[J].中国棉花,1987,(2):12-15.
4
吴夫安,韩长胜,李泽田,孙雪梅,曹凤喜,张灿,刘肇德,张晓梅.
转基因双抗杂交棉F_1、F_2代高产优质研究进展[J]
.中国棉花,2002,29(7):16-27.
被引量:13
5
周明炎.
湖北省杂交棉推广应用的思考与对策[J]
.中国棉花,2006,33(3):2-5.
被引量:11
6
王武,张献龙,孙济中,聂以春.
转基因抗虫组合F_2代群体农艺性状变异及其利用价值评估[J]
.棉花学报,2002,14(1):8-12.
被引量:18
7
吴吉祥,朱军,许馥华,季道藩.
陆地棉F_2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J]
.棉花学报,1995,7(4):217-222.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李剑峰.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J]
.江西棉花,2005,27(1):3-7.
被引量:10
2
施尚泽.
四川棉花核不育杂交种利用研究进展与前景[J]
.中国棉花,1994,21(3):2-4.
被引量:12
3
李振怀,李维江,唐薇,董合忠,张冬梅,张晓洁,王胜利.
不同抗虫棉基因型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J]
.棉花学报,2005,17(3):155-159.
被引量:24
4
吴吉祥,朱军,许馥华,季道藩.
陆地棉F_2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J]
.棉花学报,1995,7(4):217-222.
被引量:44
5
毛正轩,孙贞,黄观武,杨泽湖,苟云高,江卫,毛素珍.
棉花核不育二级法应用的遗传原理[J]
.中国棉花,1995,22(1):9-11.
被引量:6
6
施尚泽.
棉花杂交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棉花,1995,22(5):6-7.
被引量:9
7
王玉杰.
棉花杂种优势的预测及二代的利用[J]
.种子世界,1989(6):20-21.
被引量:3
8
董合忠,李维江,唐薇,张冬梅,李振怀,牛曰华.
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光合生产与叶源特征[J]
.棉花学报,2005,17(6):328-333.
被引量:20
9
张相琼,张东铭,周宏俊,张超.
不同杂交世代棉花纤维强度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6,9(2):42-47.
被引量:2
10
吴夫安.
山东省高强力棉花品种选育及其意义[J]
.中国棉花,1996,23(10):2-7.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92
1
梅拥军,张改生,叶子弘,曹新川,张文英.
海岛棉不同果枝品种间杂交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及F_1和F_2群体优势分析[J]
.作物学报,2004,30(8):796-800.
被引量:7
2
张文英,梅拥军.
陆地棉铃形和纤维品质的遗传和相关研究[J]
.作物学报,2004,30(8):816-820.
被引量:19
3
陈金湘,李瑞莲,陈步阳,刘海荷.
棉花杂交种F_1、F_2纤维品质性状比较研究[J]
.棉花学报,2004,16(6):338-342.
被引量:18
4
袁有禄,张天真,郭旺珍,潘家驹,R.J.Kohel.
棉花优异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英文)[J]
.Acta Genetica Sinica,2005,32(1):79-85.
被引量:24
5
周鸿凯,蔡华斌,刘桂富,王尚钦,郭荣发.
甘蔗主要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的遗传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69-73.
被引量:4
6
梅拥军,张改生,叶子弘,郭伟锋.
海岛棉零式果枝与长果枝品种间杂交F_1和F_2代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106-1112.
被引量:8
7
李德芳,陈安国.
超高产型杂交红麻中杂红305的选育[J]
.中国麻业,2005,27(5):221-226.
被引量:6
8
周仲华,王仁祥,陈金湘.
抗虫杂交棉F_1、F_2代纤维品质的比较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16-20.
被引量:3
9
刘大军,张正圣,罗云佳.
棉花纤维品质不同世代的遗传相关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57-59.
被引量:1
10
梅拥军,朱军,张利莉,郭伟锋,胡守林.
陆地棉产量组分对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贡献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848-854.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3
1
赵海,孔宪良,侯新河.
新疆杂交棉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疆农垦科技,2007,30(1):51-52.
被引量:4
2
孔宪辉,邓福军,黄丽叶,周曙霞,赵海.
新疆兵团杂交棉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种业,2007(7):14-15.
被引量:4
3
陈全求,詹先进,蓝家样,黄云,符家平,张志勇.
棉花杂种F_2代利用及发展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3):65-6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刘志中,叶玉霞,王海娟.
杂交棉鲁棉研24号F_2代的利用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6(9):99-10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杰,肖春燕,刘强,张少红,于谦林.
鲁西南蒜套棉模式下瑞杂816杂交二代应用可行性研究[J]
.中国棉花,2023,50(6):22-27.
1
李伟,郑有良,兰秀锦,魏育明,颜泽洪.
小麦新品种(系)的杂种优势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21(4):280-283.
被引量:6
2
S.P.Walters,黄瑞冬.
玉米综合种和三个改良群体的表现及近交衰退现象[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1(6):5-8.
被引量:1
3
杨荣明.
小麦全蚀病及根腐病防治方法[J]
.农家致富,2015,0(1):34-35.
4
王敏,黄桂芳.
小麦生理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2):1-4.
被引量:4
5
沈丽,秦蓁,彭云良,罗林明.
四川省小麦品种抗条锈现状及对策措施[J]
.中国植保导刊,2007,27(10):9-11.
被引量:6
6
莫明和,张克勤,曹蕾.
分布于烟草根结线虫衰退土中的食线虫真菌[J]
.贵州农业科学,1997,25(2):12-16.
被引量:4
7
栗杰,依艳丽,贺忠科,程希雷,张大庚,房云波.
磁处理棕壤对土壤中几种细菌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9,40(6):1262-1265.
被引量:7
8
姬东华,薛亚东,郑用琏,陈景堂,黄亚群,王燕.
玉米初级作图群体的籽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32(4):1-5.
被引量:3
9
李巧云,关欣.
小麦化学杂交剂的应用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1995,32(4):149-151.
被引量:2
10
王瑞清,曹连莆,闫志顺,李诚,邵红雨,李春艳.
6个小黑麦品种产量构成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配合力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3):428-432.
被引量:10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