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芪苓方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芪苓方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湿毒型带下病(CINⅠ-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芪苓方组30例、保妇康栓组30例、联合用药组(芪苓方+保妇康栓)30例,通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宫颈异倍体细胞数量变化、CIN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宫颈局部改善情况及相关检查情况,分析判定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中药组、联合用药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优于保妇康栓组(P<0.05);治疗后各组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联合用药组与保妇康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药组、联合用药组的HPV转阴率与保妇康栓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率优于中药组和保妇康栓组(P均<0.05)。结论:芪苓方可逆转CIN由低度向高度病变进展的过程,对CINⅠ-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明显减少宫颈异倍体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变异程度,对宫颈糜烂的改善有很好的疗效,且明显的提高CINⅠ-Ⅱ患者的HPV转阴率,具有整体调节作用。
出处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2期188-190,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科技项目(ZHY12-Z113)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110

共引文献641

同被引文献49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62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