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春地区玉米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春地区位于吉林省的中部地区,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上,十分有利于玉米种植。但传统的耕作方式已严重制约玉米的生产。实行玉米保护性耕作,有利于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有效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作者
赵新华
杨春影
丁一
机构地区
长春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5期23-24,共2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长春地区
玉米
保护性耕作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海林,高旺盛,陈阜,朱文珊.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16-20.
被引量:286
2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冯艳春.
东北黑土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6):86-88.
被引量:38
3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刘凤成,朱晓丽,何志,李勇,裴攸,曹雨.
玉米宽窄行种植产量与效益分析[J]
.玉米科学,2003,11(3):63-65.
被引量:73
4
申卓,桑立君,徐涛,陈良宇,齐宏伟.
玉米未来耕作方式的发展及其对育种技术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74-7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李文阁,邵连存.
对我国目前玉米育种目标的思考[J]
.玉米科学,2005,13(z1):7-8.
被引量:25
2
张海林,高旺盛,陈阜,朱文珊.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16-20.
被引量:286
3
赵久然.
超级玉米指标及选育模式[J]
.玉米科学,2005,13(1):3-4.
被引量:102
4
翟瑞常,张之一.
耕作对土壤生物碳动态变化的影响[J]
.土壤学报,1996,33(2):201-210.
被引量:28
5
朱文珊,王坚.
地表覆盖种植与节水增产[J]
.水土保持研究,1996,3(3):141-145.
被引量:34
6
杨国虎,李新,王承莲,罗湘宁.
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57-60.
被引量:213
7
路海东,薛吉全,赵明,马国胜.
玉米高产栽培群体密度与性状指标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5):111-114.
被引量:51
8
.国家将投巨资用于推广保护性耕作[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03/content 1416179.htm,2004-08-15.
9
顾克礼 蒋植宝 叶新华 刘巽浩 等编.麦秸还田麦田套稻新技术研究 [A].刘巽浩,等编.秸秆还田的机理与技术模式[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58-168.
10
Reeves D W. The rol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maintaining soil quality in continuous cropping systems [J]. Soil Tillage Res, 1997,43(1-2):131-167.
共引文献
390
1
陈晓威.
辽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基层农技推广,2023(4):30-34.
被引量:1
2
初振东,谢瑞芝,李少昆,王克如,刘武仁,郑金玉.
东北春玉米耐老化膜覆盖及留高茬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效应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2):70-72.
被引量:5
3
李成军,吴宏亮,康建宏,许强.
玉米保护性耕作措施水温效应及其产量效果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3):129-133.
被引量:14
4
王晓波,齐华,王美云,丁成芳,吕爱枝,赵明.
玉米局部精作穴播技术及其产量效应[J]
.玉米科学,2010,18(3):125-128.
被引量:2
5
张继宗,张亦涛,左强,翟丽梅,刘宏斌.
北方设施菜地夏季休闲期甜玉米最佳行株距和播期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6):98-101.
被引量:6
6
刘鹏涛,赵如浪,冯佰利,朱瑞祥,薛少平,高金锋,马志卿,刘月仙,寇秀,李延玲.
黄土高原春玉米田不同耕作处理土壤酶活性的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7):54-58.
被引量:6
7
周璇,宋凤斌.
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J]
.土壤与作物,2012,1(1):41-48.
被引量:15
8
赵君,刘景辉,李明.
燕麦不同留茬高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33-35.
被引量:1
9
田晋文,聂宗平,吴美玲,冯跃华.
稻油复种免耕对超级杂交稻群体特性影响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4):25-28.
10
赵江,张怡明,牛兴奎,刘鑫,李少昆,张凤路.
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根系性状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1,26(S1):99-103.
被引量:13
1
解鑫.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机械化收获滴灌甜菜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6(11).
被引量:1
2
李忠正,朱忠清.
我国水稻轻简化栽培的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2015(3):15-18.
被引量:12
3
余露.
2011年农药市场竞争激烈[J]
.农药市场信息,2011(4):25-25.
4
刘青云.
吉安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J]
.南方农机,2011(1):41-41.
5
于春阳.
创新农机服务模式 实现农民受益最大化——文登市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纪实[J]
.山东农机化,2010(11):15-16.
6
王小瑞,吴洁.
榆林市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8(6):121-122.
被引量:6
7
王敬.
靠土地集约经营走“高精尖”致富新路[J]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6,0(8):56-57.
8
马金英.
小麦和玉米收获机竞争与发展态势分析[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15,0(3):21-21.
9
李柏林.
强村富民之路——长岭县三青山镇三青山村发展现代农业纪实[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1(7):89-90.
10
龚晓甫,艾国兴,代燕子.
蓝田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3(8):26-27.
被引量:1
农业与技术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