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以降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哲学理论上的建树者,可以追溯到笛卡儿,西方以其为代表的思想家们习惯于取知识理性为入路,通过剥离与"我"相关的种种经验性的内容而孤悬地设定一个"我"、"自我"。近现代以来,人们以这样一个"我"为中心,为这样一个"我"而生存,藉这样一个"我"的眼光看"他人"与"世界","我"、"他人"、"世界"均被扔进了人欲横流、干戈并起的漩涡。尔后,为了平衡不同个人、集团、社区、国家、民族的欲望冲突,人们不得不制定一些公共的规则;公共规则不能有所偏袒,必以"价值中立"为基石;"价值中立"意味着排斥价值信念,价值信念由是进一步被掏空。"主体自我"的过分扩张与精神价值的失落便成了现代社会一体而两面的事。现在是到了走出"自我"迷执的时候了。如何走出"自我"迷执,佛家的"无我"教法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认识的与实践的导引方向。正是在这点上,我们看到了佛陀以"因缘"、"无常"为教,把个人放入社会、历史与价值变迁中谈论"无我"——"自我"问题所提供的思想意义。
出处
《船山学刊》
2015年第2期78-82,共5页
Chuanshan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