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引发了知识界的诸多批评 ,范伯格对伯林的批评是建立在关于“欲望”以及对欲望的“约束”的讨论上 ,从而指明“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间的逻辑互蕴关系。但他对自由的理解不同于伯林 ,他主要强调自由的“内部敌人(欲望)”对个人自由的威胁。黑格尔及同道则强调“欲望”的“主体间性” ,强调人与人相互承认 ,是人作为自由存在物的标志 ,由此 ,马克思继承并突出地提出“只有打破人的欲望的力量和纯粹自然的力量” ,才能以人与人相互对待的态度 ,获得自由本性的实现 ,马克思的自由理念具有鲜明地反对形而上“自我”概念预设以及对人性迷信的立场 ,强调应该从人与物、个体与类的关系角度对“自我”与“自由”关系的探讨。因而 ,当可作为对“世纪末的自由主义”
出处
《东南学术》
2002年第3期157-164,共8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