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对主体间性的存在论洞察及其道说方向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演进,是现代哲学试图超越近代哲学主体性的任务,它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消除主客二分。但现代哲学在存在论根基上并未澄明主体间性得以生成的基础,最终仍然落入到近代哲学主体性的建制原则当中。马克思从"感性活动"存在论上揭示主体间性的历史性生成,道说了主体间性的根本方向。
作者
杨克平
李齐
机构地区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5,共5页
Theory Monthly
基金
201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KS083)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感性活动
语言
存在论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89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60,59,60.
2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庆,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3
[德]胡塞尔著 王炳文译.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3.
5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7.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北京,1960(第24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2-403.
9
[德]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1389
1
董学文.
“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110-116.
被引量:5
2
马忠红.
双重视角下的侦查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5):122-128.
被引量:3
3
谢晖.
古典中国法律解释的哲学智慧[J]
.法律科学,2004,22(6):17-26.
被引量:5
4
徐志远.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化的必要性[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5-17.
被引量:1
5
金惠敏.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47-59.
被引量:34
6
柳祥美.
论人文科学认识的客观性[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1):5-9.
被引量:2
7
雷德鹏.
论胡塞尔对逻辑本质的现象学诠释[J]
.学术论坛,2005,28(2):25-29.
8
周丽昀.
绝对的科学观可能吗?[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4):5-10.
9
宋振武.
认识论在诉讼证明问题上的适用[J]
.政法论坛,2005,23(2):184-188.
被引量:3
10
张贤根.
论广告诉求及其唯美实现——一种艺术现象学的视野[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6):1-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
1
段虹.
从世界历史到命运共同体再到共产主义——交往关系视角的旨趣和逻辑转换[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70(3):124-129.
被引量:3
2
辛向阳,吕耀龙.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9(7):21-3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段虹.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唯物史观向度[J]
.学习与探索,2024(1):10-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启振,史献芝.
农耕文明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3):11-20.
1
何卫平.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实践哲学——析此书关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解读及意义[J]
.求是学刊,2010,37(6):22-29.
被引量:12
2
王廷美.
略论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指导思想、基本要素和原则[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11):35-39.
3
程路.
蒂里希爱的存在论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
.前沿,2012(4):53-54.
4
单传友.
“自我”的存在论根基[J]
.滁州学院学报,2010,12(6):7-8.
5
封毅,李英锐.
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4):81-83.
被引量:1
6
陈克荣.
老子《道德经》中为公为民的人生观[J]
.理论导刊,2012(12):109-111.
7
李寅铨,高臻.
社会转型与公民道德建设[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2):49-51.
被引量:1
8
李建盛.
论审美心理的历时性本体论三维结构[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5(1):80-85.
被引量:1
9
陈立新,吴晓明.
澄明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根基——吴晓明教授访谈[J]
.学术月刊,2001,33(9):101-107.
被引量:3
10
金春峰.
关于中哲史之“合法性”与“危机”问题——为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作[J]
.江海学刊,2006(3):36-42.
理论月刊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