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甲骨文“叀”字构形的再认识 被引量:5

The Form of ‘ 叀 ' Reconsidered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叀"字构形,现学界多认为象纺砖之形,本文则认为其字形应似用竹、藤等草类植物编织而成的一种盛物之器;并对学界一直存有争议的叀与■之关系作了说明,认为后一字形表示的乃是用叀状容器来盛放的物品,由清华简中从此字形之字读为助考虑,此字形可释为菹;文章最后从汉字文化角度讨论了叀字等字形所反映出的古代编织技术。 It is generally viewed that the oracle bone character ‘ 叀 '(pronounces ‘hui') takes the form of a spindle, but this paper looks at it as a container made from bamboo, vines or other kind of grass plants, and recognizes ‘■' as an article which is placed inside the 叀-shaped container. ‘■ ' may pronounce zhù( 助) but mean ‘ 菹 '(zū) by reference of the characters with the close form of it in Qinghua bamboo slips. Also it discusses the ancient weaving techniques via the structure and form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like 叀 from a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e.
作者 方稚松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97,160,共8页 Palace Museum Journal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甲骨文记事刻辞研究"(项目号:13YJC740020)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以部件为纲的现代常用汉字研究"(项目编号:YETP0849)的资助
关键词 汉字构形 汉字文化 编织技术 叀(hui) ‘ 菹 '(zū) structure and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e weaving techniqu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 1《甲骨文字诂林》页2979-3001,寅字下姚孝遂先生按语,中华书局,1996年.
  • 2黄德宽先生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页2885,商务印书馆,2007年.
  • 3《甲骨文献集成》第九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 4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页1432,1866,《“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之五十,1970年.
  • 5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127页.
  • 6李宗规先生.《甲骨文字编》,中华书局,2012年.
  • 7师载鼎.《集成》2830.
  • 8陈絮.《说“敢”》,《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七十岁文集》页16-28,香港新世纪出版公司,2006年.
  • 9宋稚萍.《说甲骨文,金文的"敢"字》,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出土文献研究视野与方法》第二辑,页193-212,2011年.
  • 10拙作.《甲骨文文字考释四则》,《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34-144,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36

共引文献107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