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阴阳”范畴的现代解读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阴阳"范畴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模型,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方式和交流方式有着内在联系,这种合理"内核"应该与其历史上的各种具体解释相区别。将这种合理"内核"剥离出来,就能够发现"阴阳"范畴的现代意义和价值。"阴阳"范畴有助于从本体论角度揭示现代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隐性存在与显性存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渗透,从方法论角度理解人类实践活动中顺应作用与能动作用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认识论角度展现意会知识与明言知识的相互补充。"阴阳"范畴的现代解读,也能够促进中国传统哲学走向世界的方法论研究,使中国传统的思想智慧在全球化时代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 王前 杨慧民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5,共5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培根.《新工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9页.
  • 2弗里乔夫·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21页.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页.
  • 4卡尔·米切姆:《工程与哲学-历史的、哲学的和批判的视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8页.
  • 5于雪.“负责任创新”的伦理探索——“3TU-5TU科技伦理国际会议”综述[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30(1):110-11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51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