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的传统借鉴与当代反思——论《明儒学案》的哲学史意义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哲学史学科自建构以来,经历了"以西释中"、"以中释中"、"以马释中"等多元交汇的诠释路径。但至今为止,在选择何种诠释模式重构中国哲学史这一问题上,学界尚存多种声音。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中国传统学术史的一部经典文本,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史著作。它不仅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案体"体裁,而且在创造性地继承以往学术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学术史方法论。其在民族哲学话语体系中呈现出的明代理学史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回顾与反思以往中国哲学史学科建构的既得成果,从哲学史角度继续深入研究《明儒学案》,在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优越性、探寻一条具有民族独立性的中国哲学史诠释路径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 张圆圆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0,共5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2014-Q15)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项目(14D06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页.
  • 2梁启超:《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东方杂志》第21卷第3号,1924年2月.
  • 3萧蓬父:《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0页.
  • 4孙少华.饶宗颐先生文史治学法管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33-13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5

共引文献37

同被引文献11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