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析炮姜与姜炭的合理使用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纠正将炮姜与姜炭混淆的问题。方法根据《中国药典》及相关文献报道将炮姜与姜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炮姜与姜炭有许多不同之处,建议医师在遣方用药时,根据患者病情注意区分使用并准确书写,避免混淆。
作者
常征
机构地区
卫生部北京医院
出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第8期50-51,共2页
Capital Food Medicine
关键词
炮姜
姜炭
鉴别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卢传坚,欧明,王宁生.
姜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概述[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3):215-217.
被引量:119
2
陈盐生,林玉莲.
干姜与炮姜挥发油成分比较[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6):378-378.
被引量:10
3
黄雪松,汪建民,王兆升.
干姜、姜皮、炮姜中辣味成分的HPLC测定 [J]
.中草药,1999,30(6):423-425.
被引量:35
4
李文圣,熊慕兰.
炮姜与姜炭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1992,14(12):22-23.
被引量:5
5
苏敏,梁慧超,孟江,朱琼华,严金娣,吕秋洋.
姜炭对虚寒性出血证大鼠凝血功能,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9):190-193.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赵佩玲,徐倍倍.
温阳健脾汤加减治疗虚寒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04,22(6):39-40.
被引量:4
2
何文珊,严玉霞,郭宝江.
生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J]
.中药材,2001,24(5):376-379.
被引量:74
3
周端美,臧志清,林述英.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姜油的初步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2(3):100-103.
被引量:12
4
郭振德,张相年,张镜澄.
超临界CO_2萃取姜油的组成研究[J]
.色谱,1995,13(3):156-160.
被引量:41
5
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分析[M].轻工业出版社,1983..
6
黄雪松.生姜抗氧化成分研究(1)--提取、分离、鉴定与应用(博士学位论文)[M].武汉:华中农业大学食科系,1998..
7
黄启荣.-[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6):32-32.
8
李玉平(译).-[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6,8(1):24-24.
9
朱守川.-[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7,9(3):32-32.
10
黄雪松.-[J].中国调味品,1996,(8):31-31.
共引文献
166
1
李凤华,张利民,孙淑华,于国萍.
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及测定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6):746-749.
被引量:17
2
崔瑛,纪彬,冯志毅,王君明.
姜的温中功效物质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1,2(5):27-29.
被引量:16
3
赵淑华,李景舜,杨琼,王春华,潘秦.
生姜提取物对X射线损伤小鼠睾丸酶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1):68-70.
被引量:2
4
武彩霞,丁华.
生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6(6):445-447.
被引量:29
5
张雪红,李华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中的6-姜酚[J]
.分析试验室,2005,24(3):8-9.
被引量:12
6
吴贾锋,张晓鸣.
酶对生姜风味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2005,30(5):13-17.
7
凌育赵.
水蒸气蒸馏提取沙姜中特性组分—沙姜油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5,30(8):28-31.
被引量:7
8
郭英华,张振贤,关秋竹.
姜的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05(9):38-42.
被引量:28
9
黄雪松,宴日安,吴建中.
姜酚的生物活性述评[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5,26(3):434-439.
被引量:73
10
冯毅凡,郭晓玲,孟青.
双姜止痛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2):1445-144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崔国静,刘芳.
干姜、炮姜与炮姜炭[J]
.首都医药,2011(7):52-52.
被引量:7
2
窦欣.
薄层色谱法鉴别干姜不同炮制品[J]
.科技信息,2013(15):484-484.
被引量:5
3
张敏,韩正洲,严萍,刘海婵,张洁,詹若挺,陈蔚文.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鸡血藤药材定性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7):1491-1496.
被引量:13
4
莫毛燕,朱琼花,薛兴阳,邓仙梅,周苏娟,孟江,王淑美.
姜炭炮制前后对虚寒性出血症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6):1-4.
被引量:11
5
周会芹.
利用药品检测车近红外图谱比对法快速鉴别洛汀新的真伪[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22):94-95.
被引量:1
6
朱雪梅,陈翠微,曹岗,鲍雯雯,蔡宝昌.
基于中红外光谱与聚类分析法的牛蒡子生品和炮制品快速鉴别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321-323.
被引量:2
7
马健.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和聚类分析法快速鉴别食用油种类[J]
.农业与技术,2016,36(2):254-255.
被引量:2
8
冯艳春,易夏,胡昌勤.
制药工业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重要标准和指导原则简介[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47(7):957-962.
被引量:7
9
罗阳,曹丽亚,钟潇骁,范琦.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快速鉴别3种麻黄药材品种[J]
.药物分析杂志,2017,37(2):345-351.
被引量:7
10
范剑,臧恒昌.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干姜中6-姜酚的含量[J]
.食品与药品,2017,19(4):256-25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刘远俊,刘丽萍,陈巧华,黄瑶,刘涛乾,邓成程,孙冬梅.
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颗粒的近红外快速鉴别研究[J]
.今日药学,2021,31(7):530-53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周燕,张纯,范晓良.
延胡索配方颗粒多指标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方法[J]
.中国医药科学,2022,12(9):79-81.
被引量:4
2
张伟,孙叶芬,金传山,高波,任萃姣,赵宏苏.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草药,2022,53(22):7221-7233.
被引量:34
3
李高岩,杨一荻,曲范娜,刘奇斌,笔雪艳.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及问题思考[J]
.药学研究,2024,43(1):99-104.
被引量:1
4
覃月莲,彭诗雅,韦红言,黄艳,韦敏灵,韦锦斌,潘诗翰,苏志恒,梁永红.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建立生姜配方颗粒的一致性评价及定量分析方法[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4,41(2):302-309.
5
韩莹,曾文珊,刘红果,李刘炜,林东,袁震霆.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及一致性检验模型鉴别肚痛健胃整肠丸[J]
.今日药学,2024,34(3):196-199.
6
韩子璇,陶晓倩,程岚,张纯刚.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4,41(7):847-854.
1
周磊.
探析青果与西青果的不同及合理使用[J]
.首都医药,2014,21(6):51-52.
被引量:5
2
黄伟,肖耀军,韩洁.
探析玫瑰花与月季花的不同及区分使用[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16):91-92.
被引量:1
3
石典花,孙立立,张军.
市售盐吴茱萸质量考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5):1199-1201.
4
陈建芬.
土茯苓与金荞麦的性状鉴别和临床辨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47-47.
被引量:2
5
梁颖.
山慈菇与其混淆品的鉴别[J]
.中国药业,2010,19(10):82-83.
被引量:2
6
肖耀军.
石菖蒲与九节菖蒲的鉴别使用[J]
.北京中医药,2011,30(1):56-57.
被引量:9
7
周远征,贾天柱,林桂梅.
炮制对中药药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3,24(19):1822-1824.
被引量:17
8
王亭,龚千锋.
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2):220-226.
被引量:41
9
周磊.
鸡血藤与大血藤的鉴别及合理使用[J]
.首都医药,2013,20(10):63-64.
被引量:1
10
肖耀军.
探析紫花地丁与苦地丁的不同及区别使用[J]
.首都医药,2013,20(20):62-63.
被引量: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