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精神守望与文体探索——评贾平凹长篇小说《老生》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商州》、《浮躁》,到《秦腔》、《古炉》、《带灯》,从初入城市后在城市与乡村间的徘徊、疑惑与苦恼,到对乡村的毅然重返重新发现,贾平凹始终割舍不下对那片乡土的无限怀恋,生发出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落后与文明间的迷茫,他的作品中一直在叩问一个问题:"乡土中国走向现代经历了怎样的创痛?"a《老生》是贾平凹继《秦腔》、《古炉》、
作者
杨剑龙
荀利波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6,共6页
关键词
乡土中国
唱师
活态
生活细节
夏天智
精神家园
《废都》
《白鹿原》
生存境遇
革命时代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陈晓明:《他能穿过‘废都’,如佛一样--贾平凹创作历程论略》,载李伯钧主编.《贾平凹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7页,第25页.
2
谢有顺:《贾平凹小说的叙事伦理》,李伯钧主编.《贾平凹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2页.
3
李星:《贾平凹(老生):山水不老,人情弥新》,载《文艺报》2014年10月17日第3版.
4
李遇春:《“说话”与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文体美学--从(废都)到(带灯>》,李伯钧主编.《贾平凹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5页,第127页,第130页,第132-133页,第134页.
5
韩鲁华:《论(带灯)及贾平凹中国式文学叙事》,载李伯钧主编.《贾平凹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62页.
6
程德培:《镜灯天地水火--贾平凹(带灯)及其他》,李伯钧主编.《贾平凹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04页.
同被引文献
6
1
红柯.
生态视野下的小说创作(演讲稿)[J]
.青海湖,2010(11):11-12.
被引量:5
2
程德培.
镜灯天地水火 贾平凹《带灯》及其他[J]
.上海文化,2013(3):4-22.
被引量:6
3
施锦芳.
生态文学及其动物叙事的批判性——以美国作家雷切尔·卡森和中国作家叶广芩生态文学为例比较[J]
.当代文坛,2015(1):172-175.
被引量:2
4
李玫.
新时期中国大陆生态写作的本土化路径[J]
.文学评论,2015(3):146-155.
被引量:3
5
王春林.
乡村书写与艺术的反转——关于贾平凹长篇小说《极花》[J]
.小说评论,2016,0(4):40-47.
被引量:10
6
陈然兴.
论路遥作品中“单子”叙事的困境及其意识形态解决[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6(5):76-8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高春民.
现代性反思:生态文学书写的潜在主调——以贾平凹、叶广芩、红柯为中心[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7(3):36-4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志华.
论《太阳深处的火焰》对世界的呈现与反思[J]
.小说评论,2018,0(3):198-203.
2
刘铮.
论景宜小说中的生态伦理叙事[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31(4):52-57.
3
孙胜杰.
贾平凹新世纪小说的“中国体验”书写[J]
.文艺评论,2023(3):84-91.
被引量:1
4
张凡,王晨.
试论南子散文中的自然书写及生态话语建构[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8(3):117-124.
1
杨献平.
当前新散文写作的一些断想[J]
.飞天,2005(11):109-111.
2
平志军,谢尚发.
莫言的小说艺术[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5):9-11.
3
赵顺宏.
神幻体小说: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的神话叙事[J]
.浙江学刊,2015(3):82-88.
4
马光明.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的文体探索[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09(6):63-64.
被引量:2
5
刘军.
散文文体的“立”与“破”:“新散文”文体探索力度[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1):116-118.
6
赵天才.
张恨水的情感世界及其小说创作[J]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1):27-31.
7
曾卓.
谈两本书的题辞[J]
.黄河文学,2001(1).
8
胡昕.
一个零余者的精神守望[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4):16-17.
9
胡忠伟,贾平凹(漫画).
收藏贾平凹[J]
.炎黄世界,2012(2):26-27.
10
胡忠伟.
笔墨的诚实甚于热血——读贾平凹《古炉》[J]
.党的生活(青海),2011(8):57-57.
小说评论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