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书面创作对文类形态的重构——以“十七年”(1949-1966)时期对口相声为例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里,对口相声的生产方式从口头传承转变为书面创作。社会政治、文艺体制、时代美学等众多的因素形塑了相声的书写方式,也规约了书写的内容,并影响到其文类形态与叙事方式。受此影响,对口相声从原先的开放性叙事,转变为线性叙事,其故事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而语境化能力则大幅减弱。
作者 祝鹏程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73,共11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Collins, James, Richard K. Blot. Literacy and Literacies: Texts, Power, and Identity.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1.
  • 2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J].广西民族研究,2004(2):29-36. 被引量:26
  • 3阿尔伯特·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姜德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9页.
  • 4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 5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1-63页.
  • 6薛宝琨:《侯宝林轶事》,栽侯鑫编《一户侯顿·-候宝林自传与轶事》,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 7英敛之:《也是集续编》,转引自吴文科《中国曲艺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5页.
  • 8贾芝:《谈新曲艺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人民日报》1950年4月2日.
  • 9本刊记者:《曲艺必须多快好省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曲艺》1959年第12期.
  • 10马增芬:《写鼓词要打破框框》,《曲艺》1962年第3期.

二级参考文献9

  • 1Gough K. Implications of Literacy in Traditional India and China, Jack Gooclyed. Literacy in Traitional Socie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pp69-84, 1968
  • 2John Halverson, Goody and the Implosion of the Literacy Thesis, Man, New Series,Vol. 27, Issue2 (Jun. 1992), pp01- 317.
  • 3JohnHalverson, HavelockonGreekOralityandLiteracy, inJournalofHistoryofIdeas, Vol.53, Issuel (Jan. - Mar. , 1992), pp148 - 163.
  • 4James Collins, Literac yand Literacie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24(1995),75-93.
  • 5[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 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第5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 6叶庆炳.《中国文学史》下册[M].台湾学生书局,.321,322.
  • 7详见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 8瓦尔特.翁,张海洋.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J].民族文学研究,2000,18(B12):18-31. 被引量:35
  • 9约翰.迈尔斯.弗里,翟胜德.典律之解构[J].民族文学研究,2000,18(B12):32-48. 被引量:8

共引文献26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