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鲁迅《铸剑》中“复仇”的新涵义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分析法国作家拉伯雷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时,巴赫金提出了他的文学狂欢化理论。他的这种方法对分析文学作品和解读文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在他的一生中写过许多伟大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是以复仇为主题,或是把他的拳拳热心倾注于对国民性的探讨中。本文拟从鲁迅的《铸剑》入手,通过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揭示作品中表现的新的复仇内涵。
作者 闫春慧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63-64,69,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 2毕文君.解读鲁迅小说《铸剑》的狂欢化诗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5):111-115. 被引量:4
  • 3侯且岸.中国史学与文化研究的若干反思之三.学习时报.2003.
  • 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553.
  • 5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29.
  • 6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70.
  • 7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436:444,446,447,445,439,448.

二级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