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与保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从人才培养模式组成要素出发,创新教育理念,形成有个性化特色的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方法、途径、质量保障机制,体现出工学结合、校企融合,在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的原则。
作者
赵磊
赵岩铁
机构地区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出处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第6期45-47,共3页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徐挺,张碧辉.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2):32-35.
被引量:136
2
毛丰江,路勇.
“工学结合4-3-3”高职课程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08,24(2):20-22.
被引量:11
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http:〃fgc.nxtu.cn/info/news/content_info/1129.htm,2012-03-23/2015-01-10.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吕鑫祥,郭扬,黄克孝,成永林.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
.教育研究,1999,20(4):57-62.
被引量:161
2
程江平.
高职学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9):40-42.
被引量:32
3
张金磊.
工学结合解读——学习的视角[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90-92.
被引量:16
4
黄崇本.
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J]
.职教论坛,2007,23(06X):8-10.
被引量:29
5
教育部工科03—5号课题组.教育部工科03—5号课题研究总结报告[R].,2000.9.
6
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3.
7
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A]..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
8
钟秉林.努力开创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新局面[A]..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18.
9
张尧学.
正确定位 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2(1):11-13.
被引量:78
共引文献
159
1
左瑞华,余道伦,夏轮斌,吴进东.
关于动物养殖课程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50-50.
被引量:1
2
罗慧.
试论高职实训教学理念与机制创新[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137-138.
被引量:1
3
吴飞美.
浅析高职高专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17-119.
被引量:12
4
王涓,杜国海.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S1):172-174.
5
王敏.
浅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8).
被引量:3
6
吴秀水,王伟,王巍伟,徐双双.
商品花卉专业“产、用、研、销”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职业教育,2010(10):14-16.
被引量:1
7
张雯雯.
艺术职业教育中的“以人为本”[J]
.魅力中国,2009,0(31):179-179.
被引量:1
8
郭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206-206.
被引量:1
9
袁静.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思考[J]
.探索,2004(5):116-118.
被引量:8
10
侯红英.
开展创新性专业教学 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J]
.职教论坛,2004,20(11X):45-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
2
朱秀兰.
地域经济发展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3):16-18.
被引量:5
3
王飞.
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及其培养途径研究[J]
.成才之路,2015,0(13):8-9.
被引量:3
4
陈建国,王敏.
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
.人间,2015,0(20):124-125.
被引量:1
5
李文芳,李宏策.
高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57-57.
被引量:2
6
陶令霞,马艳华,郭培军,孙小玲,吴春昊.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科技视界,2016(25):48-48.
被引量:3
7
刘盈盈,颜玄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探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1):285-28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丁翠玲.
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生培养模式探究[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4):125-128.
2
靳鹤琳.
高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3):58-60.
1
曾茂林.
中职学校个性化特色示范建设规律探析[J]
.广东教育(职教),2013(8):19-20.
2
朱林.
论高职高专传媒类人才的“个”性化特色培养模式[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4):258-260.
3
赵春红.
法国高职公共基础教育小模块课程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5):103-105.
被引量:2
4
丁欣荣.
探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汕头外向型中小企业需求为视角[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65-67.
5
陆云.
电大远程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2(1):8-12.
被引量:3
6
北方辰.
诸葛亮年轻时如何读书[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6,0(10):1-1.
7
王琪.
高职特色大学精神与学生管理工作[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12):22-24.
8
薄爱敬.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17(5):73-77.
9
刘毅,袁月华.
论基于个性化教学的高职教学管理与组织[J]
.职业教育研究,2012(8):15-16.
被引量:9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