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义地图模型下的哈萨克语的人体词汇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哈萨克语中的有些人体词汇,可以指称人体的多个部位,甚至还可以指称人体之外的其他事物,这种人体词汇具有多功能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其他突厥语言中,这不但与汉语人体词汇存在差异,并且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各突厥语的多功能情况也各有不同。语义地图模型是语言类型学中研究多功能语素的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利用语义地图模型手段比较哈萨克语与其他突厥语人体词汇多功能的差别,可以探究多功能人体词汇各语义演变的过程和路径。
作者
吴迪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
出处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8-23,共6页
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哈萨克语
突厥语
人体词汇
语义地图模型
分类号
H236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吴福祥.
多功能语素与语义图模型[J]
.语言研究,2011,31(1):25-42.
被引量:71
2
努尔别克·阿不肯.哈汉词典[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
马克来克·玉买尔拜.柯尔克孜正字法词典[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4
新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维汉大词典[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
王瑞晶.语义地图:理论简介与发展史述评[J].语言学论丛,2010(42).
6
郭锐.
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语言变异和演变的限制和路径[J]
.对外汉语研究,2012(1):96-130.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张伯江.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
.中国语文,1999(3):175-184.
被引量:438
2
朱德熙.
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
.方言,1979,1(2):81-87.
被引量:253
3
吴福祥.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2002(1):29-40.
被引量:138
4
莫超.
也谈兰州及周边方言的“们_3”[J]
.语言科学,2004,3(6):95-100.
被引量:15
5
吴福祥.
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二)[J]
.方言,2002,24(1):24-34.
被引量:41
6
刘丹青.
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
.中国语文,2001(5):387-398.
被引量:183
7
吴福祥,2007a,南方民族语言里若干接触引发的语法化过程.第6届汉语语法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
8
Heine,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iinnemeyer 1991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
Hopper, Paul & Elizabeth Traugott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Kemmer, Susan 1993 The middle voice. Amsterdam: Benjamins.
共引文献
90
1
柳俊.
语言类型学的定量转向——附议南方SVO型民族语的旁语类型特征[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30-41.
2
蔡芳.
安远(鹤子)方言的体助词“了”[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350-363.
3
王鸿滨.
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与语义地图研究[J]
.中国训诂学报,2024(1):119-130.
4
陳星宇,劉琛琛.
意味地図モデルに基づいた条件標識の分析[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23(1):148-155.
5
余筱凤.
双及物结构类型学研究理论模型及实践研究综述[J]
.文化学刊,2021(2):176-179.
6
王磊,崔璨.
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方位介词“在”的语义地图模型研究[J]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23(1):103-119.
7
曹爽.
语法化理论与近年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展[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6):219-223.
被引量:2
8
林华勇,马喆.
广东廉江粤语的补语标记与补语分类[J]
.南开语言学刊,2013(1):44-52.
被引量:1
9
吴怀成.
汉语方言中来源格、处所格和目标格融合现象初探[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2014,21(3):76-89.
被引量:1
10
陈前瑞,王继红.
从完成体到最近将来时——类型学的罕见现象与汉语的常见现象[J]
.世界汉语教学,2012,26(2):158-174.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10
1
吴纪梅.
动词“坐”带处所宾语能力的历时发展考察[J]
.广西社会科学,2008(4):178-181.
被引量:2
2
马贝加.
原因介词“坐”的产生[J]
.语言研究,2009,29(2):43-46.
被引量:9
3
吴大慧.
浅析动词“坐”的历时演变[J]
.长安学刊,2010(4):62-63.
被引量:1
4
易焱,王克非.
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语<相遇>类动词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2013,34(1):7-13.
被引量:7
5
张莉.
词义类型学研究[J]
.语言研究,2013,33(3):33-39.
被引量:12
6
景虎钰.
关于“停车坐爱枫林晚”之“坐”[J]
.红河学院学报,2014,12(3):56-58.
被引量:1
7
张定.
“追逐”动词语义图[J]
.当代语言学,2016,18(1):51-71.
被引量:14
8
贾燕子,吴福祥.
词汇类型学视角的汉语“吃”“喝”类动词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2017,31(3):361-381.
被引量:22
9
郭锐.
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语言变异和演变的限制和路径[J]
.对外汉语研究,2012(1):96-130.
被引量:32
10
吴福祥.
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J]
.中国语文,2003(1):43-58.
被引量:130
引证文献
1
1
韩畅,荣晶.
动词“坐”的词汇类型学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2019,33(4):504-52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鸿滨.
类型学视角下《左传》言语类动词的语义句法研究[J]
.中国训诂学报,2023(1):104-121.
2
马菁屿.
“看”的词义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6(3):34-40.
被引量:2
3
姬雪儿.
基于词汇类型学的“行走”概念语义图模型及启发[J]
.文学教育,2021(9):64-67.
4
付冬冬,于洋.
词汇类型学视野下动词“吹”的共词化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1):99-112.
被引量:1
5
徐今.
词汇类型学在中国[J]
.语言与翻译,2023(2):13-19.
被引量:1
6
张田义.
隐喻视角下现代汉语下肢动作动词共时演变研究[J]
.今古文创,2023(41):134-136.
1
林华勇,吴雪钰.
语义地图模型与多功能词“到”的习得顺序[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5):10-18.
被引量:11
2
刘兆沿.
语义地图模型:多义性研究的类型学视角[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24(4):24-28.
3
魏海平.
基于语义地图模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汉英人体名量词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1):158-163.
被引量:4
4
张志伟.
从语义地图角度看几种语言部分亲属称谓语[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7):133-138.
被引量:3
5
胡振华.
我国诸突厥语及其教学研究情况简述[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4(3):48-51.
6
李静波.
致使动词的语义地图[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7,5(1):28-33.
被引量:2
7
牛彬.
基于汉语方言的直指趋向“来”语义地图[J]
.科学.经济.社会,2014,32(4):162-166.
8
佟福奇.
语义地图模型在条件句范畴中的运用初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91-92.
被引量:2
9
曹爽.
语法化理论与近年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展[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6):219-223.
被引量:2
10
林艳.
词汇类型学视野下“呼吸”概念的语义地图[J]
.国际汉语学报,2016,7(1):96-110.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