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大团圆”结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一文学现象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本文主要以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大团圆"形态为切入点,从文学作品产生的环境和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基础以及文化心理特征等三个方面来探究形成"大团圆"结局的原因,分析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独特的价值意蕴。
作者
李晓红
机构地区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5-36,共2页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大团圆
价值意蕴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谢桃坊.
庸俗社会的现实展览——中国文学大团圆结局剖析之三[J]
.古典文学知识,1994,0(3):32-37.
被引量:2
2
王家东.
论中国式大团圆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社会悲剧性[J]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75-77.
被引量:1
3
钟军红.
话说传统文学的“大团圆结局”[J]
.语文月刊,1997,0(12):2-3.
被引量:1
4
李志琴.
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12):9-1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季思.
悲喜相乘——中国古典悲、喜剧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蕴[J]
.戏剧艺术,1990(1):75-79.
被引量:26
2
元稹.莺莺转[M]//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87.
3
徐贲.布迪厄的科学知识分子和知识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
亚里士多德 罗念生译.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
王实甫.西厢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陈中梅 译.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
王国轩.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
[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论文选[C].程代熙,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9
伍螽甫.现代西方文论选[C].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92.
10
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曲改良[A].胡适文存(第一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8
1
王家东.
论中国式大团圆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社会悲剧性[J]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75-77.
被引量:1
2
高艳芳.
韩国青春偶像爱情剧对灰姑娘型故事的扬弃与发展[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09-129.
3
郑丹丹.
电影《我不是贼》的叙事策略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4):43-46.
4
汪宁宁.
从红颜祸水的妖物到真善美的化身——论赵清阁的改写小说《白蛇传》[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0(11):117-118.
5
杜俊容.
多重角色式主持人在文化类综艺中的呈现——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
.新闻前哨,2022(12):37-38.
被引量:5
6
金晶.
浅析电影《奇迹·笨小孩》的叙事策略[J]
.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0):97-99.
7
蔡河明.
“邵氏”黄梅调电影的叙事伦理[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27-133.
8
韦亮节.
壮族文化与壮族机智人物故事的互构——基于文学人类学的探讨[J]
.河池学院学报,2023,43(6):33-40.
1
王丽娟.
解读莫言创作倾向及价值意蕴[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2):27-29.
2
万怡.
“大团圆”结局背后的审美心理探究[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1):237-238.
被引量:1
3
刘桂萍.
《春的歌集》中应修人诗歌的价值意蕴及审美取向[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14.
4
柏定国.
“现代汉语文学”的预设立场[J]
.云梦学刊,1999,20(1):65-67.
5
丛娟.
《双城记》的人物形象塑造及其价值意蕴新析[J]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7):27-30.
被引量:13
6
孙鸿.
“文以气为主”——论曹丕“文气”说的美学意义[J]
.安康师专学报,2006,18(5):46-48.
7
邓昕.
透过《宠儿》看莫里森的文化立场[J]
.校园英语,2014,0(33):249-249.
8
王泽龙.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与现代性特征[J]
.荆州师专学报,2000,23(6):15-20.
被引量:2
9
兰芳方.
浅析永嘉四灵诗的“灵秀”风格[J]
.青年文学家,2012,0(4X):15-15.
10
杨仲菊.
谈沈从文在《边城》中展现的社会理想[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4):21-23.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