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建设满足新形势下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
冯宁
机构地区
河南城建学院
出处
《科技创业月刊》
2015年第7期51-53,共3页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基金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3]-JKGHB-0052)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管理
实践教学
体系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音,樊克恭.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3):58-60.
被引量:15
2
杨太华,汪洋,潘华,蔡依平.
工程管理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1(8):8-10.
被引量:12
3
杨莉,赵晖,陈海英.
环境工程专业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江西化工,2013,29(1):181-183.
被引量:8
4
王孙禺,赵自强,雷环.
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1(1):14-22.
被引量:72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韩力,曾祥仁.
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78-79.
被引量:30
2
余寿文,李曼丽.
培养21世纪的优秀工程师[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4):9-11.
被引量:20
3
陈文贵,曹娟.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1):34-36.
被引量:10
4
王孙禺,孔钢城,雷环.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借鉴意义[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1):10-15.
被引量:123
5
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课题组,吴燕.
培养下一代卓越的国际化工程师——“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研究综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1):24-27.
被引量:39
6
杨晨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进展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1-01-02.
7
王孙禺,雷环.
《华盛顿协议》影响下的各国高等工程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7):61-63.
被引量:28
8
王家臣,钱呜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科学采矿人才培养[J].煤矿高等教育,2011,29(5):1-4.
9
王玲,雷环.
《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的工程教育认证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5):88-92.
被引量:49
10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4):21-29.
被引量:605
共引文献
103
1
孙晶,毛伟伟,李冲.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工科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22,40(4):105-112.
被引量:3
2
卢春华,王荣,张涛.
钻探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科教导刊,2022(29):29-31.
3
冯雨薇,刘长江,钱钰,张书洋.
基于CIPP—AHP的新兴工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科教导刊,2023(29):8-11.
4
周中林.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J]
.大家,2012(12):205-206.
被引量:3
5
金珠鹏.
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
.价值工程,2013,32(10):246-247.
6
张靓,李文婧,唐友.
卓越教育下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3(8):232-233.
被引量:1
7
李文婧,唐友,张靓.
卓越教育下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3(26):95-95.
8
贾丽华,张宇,郭祥峰.
地方高校化工专业本科生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13(11):94-95.
被引量:1
9
孙家国,谷艳玲.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培养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12):171-172.
被引量:3
10
赵婕.
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
.山东工业技术,2013(14):8-9.
同被引文献
8
1
王武东,李小文,夏建国.
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1):52-55.
被引量:100
2
祝海林,张炳生,胡爱萍,葛乐通.
工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69-72.
被引量:41
3
覃永晖,吴晓,彭蓬,王晶,孙蓉蓉.
工程教育的“博弈”: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2012(8):36-39.
被引量:6
4
陆国栋.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7(5):38-41.
被引量:271
5
李拓宇,施锦诚.
新工科文献回顾与展望:基于“五何”分析框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6(4):29-39.
被引量:53
6
李建林,郑继东.
工科专业偏理科类课程的上机实验环节设置研究——以水文统计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6(48):265-266.
被引量:2
7
成洪波.
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价值审视与实施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7(4):26-32.
被引量:35
8
张立志,石南辉.
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改革研究[J]
.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20,23(3):68-7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彭丽泓,伍权,徐卫平,任甜芳.
基于“一轴两翼三平台多课堂”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2022(3):210-213.
1
游强.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9):385-385.
2
刘艳.
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111-111.
被引量:1
3
初建宇,王海霞.
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165-167.
被引量:10
4
雷晓莉,杨立春,李书敏.
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12):155-156.
被引量:1
5
金长宏.
对加强我国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
.基建优化,2005,26(4):79-81.
被引量:6
6
潘琦.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1):182-183.
7
杨中宣.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科教文汇,2010(25):48-49.
被引量:2
8
孙海兵.
工程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192-192.
被引量:4
9
黄大文,李立新,陈兴海.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S1):51-53.
被引量:27
10
赵运宁.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浅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7):140-141.
科技创业月刊
201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