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完善未成年人人格调查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涉案未成年犯罪人进行人格调查,是我国刑法学界近年来所探讨的热点问题。随着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的颁行,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人格调查在未成年犯罪人司法中的地位。但由于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十分概括、相关的司法解释也未作明确的说明,以致司法实践中“乱象丛生”。实务中的困惑,呼唤着理论部门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
梅锦
机构地区
江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南论坛》
2015年第4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人格调查
调查制度
未成年人
未成年犯罪人
刑事诉讼法
司法解释
司法实践
法学界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陈兴良.
口袋罪的法教义学分析: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例[J]
.中国检察官,2013(17):74-74.
被引量:7
2
王文华.
“仇恨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
.河北法学,2011,29(4):111-117.
被引量:15
3
王文华.
群体性暴力事件与仇恨犯罪:刑法与刑事政策的回应[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4):100-106.
被引量:12
4
刘军.
犯罪动机如何影响量刑——兼论同罪亦当不同罚[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7):38-44.
被引量:8
5
刘德法,唐子石.
我国仇恨犯罪的特点及治理对策[J]
.中州学刊,2014(6):62-65.
被引量:4
6
张旭,施鑫.
我国当前仇恨犯罪的原因解析——以2010年以后仇恨犯罪典型案例为研究样本[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57(3):53-65.
被引量:11
7
赵权,赵驰.
酌定量刑情节司法适用问题与改进[J]
.学术交流,2019,0(11):118-126.
被引量:7
8
王春来.
美国“仇恨犯罪”研究刍议[J]
.历史教学问题,2019,0(4):23-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曹波,王芮.
英国仇恨犯罪立法动态及其镜鉴[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28(4):5-14.
1
山东少年审判庭全面推行人格调查制度[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5):79-79.
2
刘立霞.
取保候审中的人格调查刍议[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5):70-77.
被引量:1
3
王晓松.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人格调查制度研究[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1(6):20-21.
4
欧阳颖思.
刑罚个别化原则的运用——在假释、减刑中引入人格调查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5):112-113.
5
邓君韬.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论纲[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4):89-95.
被引量:22
6
马洪波.
让社工为未成年被告人做人格调查[J]
.中国社会工作,2009(3):40-41.
7
邓君韬,张照涓.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之思考[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3):76-84.
8
胡学相,张中剑.
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调查制度的司法对策——以广州市的审判实践为样本[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67-74.
被引量:1
9
梅锦.
论我国未成年人人格调查制度之完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130-134.
被引量:2
10
康黎.
论被追诉人人格调查[J]
.西部法学评论,2012(2):98-105.
被引量:4
江南论坛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